“看到澳門回歸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內地畫家的心中十分激動。這次中國文聯在澳門舉辦畫展,不但表達了內地畫家對澳門回歸十年的衷心祝福,為豐富澳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盡的一點心意,也加深了內地藝術家和澳門書畫界之間的聯系。”山水畫家施江城的一席話,表達了參加“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畫家的心聲。11月3日至12日,中國文聯和澳門基金會在澳門聯合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譜寫了一曲筆墨丹青頌回歸的美術佳話。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廖奔,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文化教育部部長劉曉航,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宋彥斌,中國美協秘書長劉健,中國文聯全委、《澳門日報》社長李鵬翥,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吳志良,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羅永德,中國文聯全委、澳門頤園書畫會理事長陳志威,中國文聯國際聯絡部副主任董占順等有關領導,來自內地的藝術家施江城、蘇百鈞、馬新林、劉建、丁杰、許俊等以及來自澳門各界的觀眾和眾多書畫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式。
此次展覽由中國美協承辦,匯聚了當代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四大畫種的優秀作品。馮遠、劉大為、吳長江、詹建俊、王琦、錢紹武、劉健、尼瑪澤仁、曹春生、曾成鋼、吳為山、阿鴿、楊飛云、沈堯伊等當代中國畫壇老中青三代實力派藝術家的80余幅精品力作,全面展示了中國當代畫家在藝術領域的精深探索和豐厚收獲,閃耀著新時期中國美術的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這些作品也是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藝術呈現,激勵人心的建設場景、生氣勃勃的田園風光、繁華變幻的都市景象、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優美壯觀的自然風貌……折射出新中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輝煌成就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精神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具有豐富的藝術感染力。
廖奔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此次展覽是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美術界盛事,銜接著歷史與未來,表達了內地美術界、文藝界對澳門同胞的深厚情誼,寄托著祖國和廣大文學藝術家對澳門繁榮昌盛的美好祝福。此次展覽在澳門展出,還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共同推進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
劉健說,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新創作的佳作,又有藝術家以前創作的、影響廣泛的名作。為表達對澳門回歸十年繁榮昌盛的美好祝福,此次畫展還特意創作了兩幅主體性巨制《海風朗朗》和《四季如歌》。由何加林、施江城、丁杰、許俊合作的《海風朗朗》融山水風景和澳門代表性古代建筑、現代建筑于一體,氣勢雄渾,表現了澳門乘著“一國兩制”的東風,欣欣向榮的景象。由蘇百鈞、馬新林合作的《四季如歌》則以山水花鳥祝福澳門百花燦爛、永遠繁榮。
開幕式后,廖奔代表中國文聯向澳門中聯辦贈送了《海風朗朗》,劉健代表中國美協向澳門基金會贈送了《四季如歌》。內地前去的書畫家舉行了筆會,創作作品,以感謝澳門基金會對展覽活動的支持。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吳志良對中國文聯的祝福表示感謝,他說,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將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帶到澳門,為澳門回歸十周年活動增添了亮麗的文化色彩。澳門回歸十年以來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的成績,是與包括中國文聯在內的各方面的關懷和支持分不開的。在即將迎來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中國文聯組織知名藝術家來到澳門,為澳門人民帶來了美的藝術享受。希望澳門的藝術家在未來可以和內地的藝術家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也希望內地的藝術家們能帶著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心意、他們的問候,經常來澳門,共同見證澳門更大的輝煌。
這次畫展也為內地書畫界與澳門書畫界提供了難得的交流機會。畫家蘇百鈞是廣東人,雖然是首次來澳門,但他與澳門書畫界有著長期的交流,這次前來,與澳門書畫界老友相聚,共聊書畫藝術發展,十分高興。他說,我不但親身感受到澳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繁榮,而且感受到澳門文化的活力,這次對澳門書畫界的了解加深了,今后會更多地與澳門的畫家交流。澳門畫家孫蔣濤、李德勝等連日來與內地畫家交流,相互加深了了解和友誼。
澳門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內地書畫藝術的探索也給澳門書畫界以很大的啟示。澳門在國畫領域,目前堅守傳統基礎的比較多。這次展覽,他們看到內地畫家在藝術上的探索與收獲,感到自己收獲也不少。澳門賞心堂書畫會主席劉富業、澳門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楊鏡生等說,這么多內地畫壇名家的力作與廣大的澳門民眾近距離接觸,極大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為澳門回歸十周年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也為澳門的書畫藝術家和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也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對祖國的文化認同感很強,許多內地的藝術家來澳門定居或交流,使得澳門的傳統文化日益繁榮發展。
畫家施江城十年前來過澳門,在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重游濠江,感慨良多。通過兩天的觀察,記憶里十年前的澳門身影與今天的繁榮景象形成了強烈對比,令他深感“一國兩制”政策的科學性。“這次我與其他畫家合作的畫作《海風朗朗》就是要反映十年來澳門的新貌,表達我們的自豪感和對澳門的贊美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