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60年代初,這段時間的畫家所畫的作品,畫的是他們的激情和信仰。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創作者真正深入生活,到前方去、到前線去,用他們的真情和真實體驗在畫,以一個學生的姿態研究生活,進行藝術表現,其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董希文在新中國成立前,曾畫過一些表現民族風情的裝飾性作品,新中國成立后他創作有一大特點,就是熱烈歌頌新中國。騎著黑馬重走長征路,幾次到西藏,滿懷熱情歌頌這個時代,他是真誠的,是因被中國的歷史和當代生活感動而畫的,他是那個時代的一個代表。此外,胡一川畫《開鐐》,是因為他自己坐了十幾年的牢,有體驗,羅工柳畫《地道戰》是因為他當時在場,他們抱著一種哪是生活、時代的主戰場就到哪去的心態,始終堅持深入生活、改造思想和工農打成一片的理念。我自己多年深入煤礦,從年畫到油畫一直在反映煤礦的生活。雖然也曾因為一幅畫而在“文革”中被說成“黑畫家”,但我從沒有后悔,因為我的情感是真實的,我的作品來自對生活的升華和再創作,來自對時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