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西同志是一位多產畫家,在他大量人物畫創作中,以人民領袖毛澤東的事跡為題材的作品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同歡共樂》、《毛主席與牧羊人》、《毛主席與小八路》、《知心話》、《在主席身邊拉家!返,都是傳播很廣、家喻戶曉之作。而有些作品如《轉戰陜北》等具有史詩性規模的力作,在十年動亂中已遭■沒,“文革”后又經作者重新繪制,這次也和其它一些作品一樣同讀者見面了,這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事。
這些作品,是作者從多方面的視角,通過不同的事件與情節,著重反映人民領袖毛澤東與人民群眾的親密關系。在這些畫面上,領袖不是“超人”,更不是“神”,而是群眾中的一員,他和普通的老百姓在一起時,是那樣水乳交融,親密無間。劉文西通過卓越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位樸實而又莊嚴、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民領袖的藝術形象,從而揭示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真理:人民的領袖不是天生的,是從人民群眾革命斗爭中誕生出來的。他與人民群眾同甘同苦、休戚與共,他一生的光輝業績和對歷史的貢獻,都是集中群眾的智慧與力量,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得以完成的。離開了人民群眾將會一事無成,劉文西僅僅扣住深邃的主題思想,并以出色的藝術構思,通過特定的情節與環境以及為數眾多而又帶有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加深并突出這一主題思想的表現。為了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創作意圖,他曾徒步深入到陜北地區達50余次。他沿著毛澤東和他的戰友轉戰陜北時所經過的地方,多次采訪過當年的老農民和老戰士,還收集、研究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并畫了成千幅包括當地人物和自然環境的速寫,作為創作素材。有些場面是經過反復推敲,多次修改,然后定稿的。所以,這里刊發的作品都是作者辛勤耕耘的結晶。我相信,這些生動、豐富、耐看、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畫面,一定會在廣大讀者中引起強烈的回響。(此文為王琦1992年為劉文西畫集所作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