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應(yīng)該永遠銘記的偉大的日子——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作為當(dāng)時拍攝開國大典的一名攝影記者,我有幸成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一件事能與開國大典相比。凡參加過開國大典的人,都有一段激動而美好的回憶,都能講一段與它有關(guān)的故事,比如當(dāng)時在天安門城樓上見到了誰,毛主席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態(tài),等等。而我當(dāng)時就在城樓上,在離開國領(lǐng)袖們最近的地方觀察著他們,并拍攝下一個個難忘的瞬間。那天為了安全,被允許上天安門城樓拍照的記者很少,在我的記憶中女?dāng)z影師好像就我一個人。
當(dāng)天,參加慶典的群眾早上六七點鐘就從四面八方進入了天安門廣場,總數(shù)在30萬人左右。整個廣場上紅旗翻卷,如紅色的海洋,各色服裝則把廣場點綴得五彩斑斕。天安門早已裝點一新,城樓頂上金碧輝煌,棟梁中間懸掛著8盞大紅宮燈,東西兩側(cè)紅旗迎風(fēng)招展。天安門城樓下,金水橋兩邊搭起了兩座臺子,一座是閱兵指揮臺,一座是前一天剛到北京的蘇聯(lián)代表團觀禮臺。天安門正中央掛著毛主席的彩色畫像,兩側(cè)紅墻上寫著兩條大標(biāo)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天安門城樓重檐中間,也掛著一條紅布橫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典禮”。
下午兩點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后,各位委員分別乘車前往天安門城樓。大家在午門前下車,毛主席在前,劉少奇、宋慶齡等隨后,在各位委員和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領(lǐng)導(dǎo)人的簇擁下,從城樓西側(cè)健步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時,我就開始拍了,一邊拍一邊往后退,還要不斷地調(diào)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要趕緊換,生怕耽誤了重要的鏡頭。
當(dāng)領(lǐng)袖們走上天安門城樓時,整個廣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鼓掌聲和歡呼聲,“毛主席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口號聲響徹云霄。
毛主席當(dāng)時也顯得非常激動,他一邊往上走一邊向群眾揮手,兩只手不停地揮,能明顯地看出,他胸脯起伏得很快,說話的聲音也有點變調(diào),偶爾與周圍的劉少奇、宋慶齡等人交換一下意見,自豪與神圣的情緒溢于言表。
下午3點,慶典開始。在《東方紅》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位委員就位。毛主席站在城樓正中間,用帶著濃重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莊嚴(yán)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一切早已就緒,就等毛主席說這句話了。毛主席和領(lǐng)導(dǎo)人們站在天安門的前廊上,離前廊的護欄不遠,我要想照到他們的正面,就得把身體盡可能地往外伸,一度要把身體伸到護欄外面。當(dāng)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時候,我按下了快門,那張《開國大典》就此誕生。就在這時我感到身體一晃,險些摔下城樓去,幸虧別人扶了我一下。后來一回頭,才發(fā)現(xiàn)扶我的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
這張照片是我最得意的幾張照片之一。并不是我拍得多么好,而是因為它非常特殊,它是新中國光輝歷程的見證。每當(dāng)我的名字隨著這張照片登出來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自豪感,更有一種慶幸感。是歷史給了我這樣的機會,是黨和人民給了我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