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滄桑巨變 中國音樂的新輝煌
——在中國音協六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二○○九年九月四日)
傅庚辰
各位理事、同志們:
我們在空氣清新、風景如畫的武夷山開了兩天會。昨天沛東副主席受主席團的委托,向理事會報告了中國音協近兩年的工作,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對《章程》的修改提出了建議,上級領導機關還征求了大家對換屆工作的意見,理事們表現出認真“理事”的主人翁態度,使會議開得很好,很成功。剛才沛東對會議進行了小結,會議情況我就不多說了。
此次理事會是在中國音協成立60年、舉國上下喜迎新中國60華誕之際召開的。60年,是半個多世紀、也是一個人的大半生,波瀾壯闊,崢嶸歲月,有多少往事縈繞在我們的心頭!我們不能忘記,中國音協的源頭是上個世紀30年代左聯的音樂小組,不能忘記聶耳、冼星海、呂驥、賀綠汀、任光、馬思聰;也不能忘記蕭友梅、黃自、青主、黎錦輝、趙元任;不能忘記李煥之、李凌、趙沨、時樂濛、沈亞威、瞿維、瞿希賢、李德倫、施光南;也不能忘記向隅、鄭律成、馬可、李劫夫、安波、劉熾、寄明、何士德等許多對中國新音樂事業作出過貢獻的音樂家。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中國音協和中國音樂的今天。
我們不能忘記《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和抗日救亡歌詠運動,那是中國音樂史上迄今為止音樂與民眾血肉相連最為密切影響最為深遠的歌聲。
中國音協成立于解放戰爭的炮火硝煙中,兩個月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歷經28年戰爭,百廢待興。呂驥同志和第一屆主席團,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開創中國音協的事業。我們不能忘記《歌唱祖國》《社會主義好》《我們走在大路上》《祖國頌》,歌劇《洪湖赤衛隊》《江姐》,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管弦樂《紅旗頌》。我們也不能忘記,即使是在“四人幫”實行文化專制主義、萬馬齊喑的“文革”年代,人們也聽到了電影《閃閃的紅星》中那傳遍全國的歌聲和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鋼琴協奏曲《黃河》。
粉碎“四人幫”之初,隨著人們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出現了《歡慶舞曲》《祝酒歌》,歌劇《星光啊星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出現的《我愛你中國》《在希望的田野上》《軍港之夜》《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歌劇《芳草心》以及開始萌動的流行歌曲,再之后出現的《亞洲雄風》《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愛我中華》《我和我的祖國》《當兵的人》《祖國,慈祥的母親》等等不一而足。l979年第四次全國文代會前后形成了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一次音樂高潮,涌現出大批優秀作品。2001年建黨80周年前后,以中國音協組織的《陽光》《祖國》《希望》3臺交響音樂會和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為中心形成了第二次音樂高潮。首屆金鐘獎的交響樂評獎,就評出了21部作品,《土樓回響》獲得一等獎,出現了歌劇《蒼原》《黨的女兒》。2005年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前后,產生了《民族之聲》《英雄河北》《三峽回響》,交響合唱《中國,我可愛的母親》《東方紅日》《巍巍昆侖》《長江交響曲》《喬家大院》組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聲樂套曲《小平之歌》、《長城頌》等大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交響樂作品;舞劇出現了《閃閃的紅星》《紅梅贊》等舞臺精品,形成了第三次音樂高潮。隨著金鐘獎分賽區的設立和全國優秀流行歌曲創作大賽、“百首愛國主義歌曲大家唱”等活動的舉辦,我國音樂事業必將出現新的高潮。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理論、音樂教育、音樂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今日中國,從城市到鄉村,在公園、在廣場,在社區、在學校,在企業、在軍營,到處充滿歌聲,到處激揚音樂,我們的國家已經到了一個充滿著歌聲、激揚著音樂的偉大時代。
1999年12月第五屆中國音協換屆的時候,我們提出音協工作的指導思想:當好橋梁,搞好服務,團結和諧,開拓前進,以及工作框架的“六個抓”:抓創作、抓建設、抓組織、抓活動、抓教育、抓聯絡。這些年來創作成果斐然,前面已經講過。建設成果首推金鐘獎,金鐘獎已經舉辦過6屆,從啟動、立足、跨越、深入,到展開,今年是第七屆。我們在一無經驗,二無資金的困難條件下,啟動了金鐘獎,并首開先河設立了老音樂家的終身成就獎,這個獎產生了廣泛影響,現在中國文聯各協會、全國各省市紛紛效仿設立各種形式的老藝術家獎項。我們把交響樂的獎金設到10萬元,這在當時也是最高的,引來121部作品參評,這也是沒有先例的。近兩年金鐘獎又進行了重要的改革,設置了民樂、合唱、流行音樂的分賽區比賽,擴大了金鐘獎的影響,提高了金鐘獎的知名度。今年的報名人數翻了數倍,必將形成新的高潮。1999年,中國音協有會員8600人,今年已有會員14000人。幾年來,中國音協的各種活動多達上百項: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少兒歌曲創作演唱大賽、中國交響樂百年回顧暨第一屆中國交響音樂季、全國優秀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鼓浪嶼鋼琴節、廈門國際合唱節,以及各種比賽、展演、培訓,與各省市區、各部門聯合舉辦的各種征歌、各種采風、各類頒獎,名目之多不勝枚舉。特別是2008年“5·l2”汶川大地震后,中國音協立即組織音樂家創作作品,前往災區慰問演出,并參加中宣部等單位組織的“愛的奉獻”大型募捐活動,中國音協現場捐款100萬元,音樂界捐款超過1000萬元,還多次舉辦過“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在抓教育方面最主要的是音樂考級。這項工作最早是由中國音協發起建立,后普及到各大音樂院校、藝術院團,現在已發展到舞蹈、戲劇、美術等多個藝術門類,僅鋼琴考級一項就拉動文化內需上百億元,再加上其它樂器和其它藝術門類,這筆資金的數目是相當可觀的。這不僅是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同時也是對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在周巍峙、呂驥、李煥之、孫慎同志的主持下,由中國音協編纂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等4部大書共119卷巨著已全部編輯完成,耗時30年,長達24600萬字。我們協會的刊物《人民音樂》《歌曲》《兒童音樂》《音樂創作》《詞刊》在社會音樂生活中產生重要影響。中國音協成立之后,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領導了人民音樂出版社,為人民音樂出版事業打下基礎,開創事業,發展壯大,創造出驕人的業績。近年來,我們的對外聯絡工作也有長足進步,每年有若干個團體“走出去”和“請進來”互相訪問,相互交流。2006年10月,由中國音協承辦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世界音理會第32屆世界音樂大會非常成功,展示了中國音樂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面。大會選舉吳祖強、傅庚辰為世界音理會終身榮譽會員,加強了中國音協與世界音樂組織的聯系,提高了中國音協的國際地位。今年2月7日,傅庚辰就落實《著作權法》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同志。2月15日、16日,兩位領導作出重要批示,予以支持。4月8日,傅庚辰又致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7日,溫家寶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廣播電臺、電視臺錄音制品付酬辦法》(草案)。在此期間,王立平、谷建芬同志進行了多次斡旋。事隔8年,時至今日,涉及廣大音樂工作者切身利益的音樂著作權問題終于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曙光在前。
回顧歷史,感慨萬千;面對現實,令人振奮;展望未來,充滿信心。今天,中國音協和中國音樂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過去我們做了許多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也還沒有做好,今后,還有更多新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我們在工作中,要注意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粗放與集約的關系、一般與重點的關系,要以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眼光審視我們的發展思路,優化結構,提高質量,走科學發展之路。中國音協是黨領導的音樂界人民團體,是黨聯系音樂界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音樂事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團結廣大音樂工作者、推動發展社會主義音樂事業中擔負著重大責任。今天的中國音協是歷史音協的發展,今日的中國音樂是革命音樂事業的繼承和創新。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偉大的時代為我們音樂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廣闊舞臺,人民群眾熱切呼喚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人民團結奮進的音樂精品。音樂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動員廣大音樂工作者,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創建中國音樂事業新的輝煌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