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與中國文聯結了緣。先是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后來奉調中國文聯機關工作,而我到機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實施中國文聯“晚霞工程”,后來又增添了“彩霞工程”,而且一干就是14年,直到現在。
“晚霞工程”是中國文聯自1995年5月開始實施的一項文藝工程,最早是編輯《晚霞文庫》,出版老一輩著名文藝家的精品圖書。從1997年開始,增加了專門為京劇表演藝術家拍攝電視專題片的工作,并擴展到中年藝術家,于是有了中國京劇“晚霞工程”和“彩霞工程”。中國文聯高度重視工程的建設,我很榮幸,承擔著具體組織實施的工作。在各方面的幫助和努力下,《晚霞文庫》在2003年我離開中國文聯機關時已經出版了50余部圖書;而我到中國劇協工作后,仍然一直在文聯黨組的領導下,繼續負責京劇“晚霞”、“彩霞”工程的組織拍攝,迄今已經攝制完成了128位藝術家的個人專輯。
縱覽已經出版的《晚霞文庫》,作者都是我國文藝界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老文藝家,如著名詩人、作家賀敬之、魏巍、李瑛、阮章競,戲劇家張庚、郭漢城、馬少波、胡可、黃宗江、徐曉鐘、趙尋、劉厚生,一代影后白楊、大導演謝晉,畫壇大師李可染、吳作人、蔡若虹、白雪石、黃胄,著名作曲家、音樂家李煥之、時樂濛、吳祖強,著名文藝理論家林默涵、鐘敬文、賈芝等。幾十年來,他們投身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洪流,嘔心瀝血,創作了大量文藝作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晚霞文庫》匯集了老文藝家一生或一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如陶鈍、鐘敬文是《晚霞文庫》中最為年長的兩位世紀老人。多卷本《陶鈍文集》是對作者一生文學、曲藝創作的總結。鐘敬文的《蕓香樓文藝論集》是作者畢生所從事的文藝理論,特別是民間文藝理論研究成果的展示。《晚霞文庫》涉及了文學藝術各個門類,諸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電影、電視、曲藝、美術、攝影、書法、雜技、民間文藝等等。在諸多藝術門類中,戲劇專著蔚為大觀。我國是一個有著300多個劇種的泱泱戲劇大國,《晚霞文庫》中就有10多本關于戲劇創作和理論的專著,較為集中地反映出幾十年來我國戲劇的發展歷程和作者相關的戲劇活動。
京劇“晚霞工程”和“彩霞工程”是一項弘揚國粹藝術的跨世紀工程。該工程借助電視手段,記錄當代京劇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和中年表演藝術家的舞臺成就和經驗,得到了藝術家本人和戲劇界的交口稱贊。被拍攝的128位藝術家都是當代京劇界的代表人物,袁世海、李世濟、王金璐、張春華、小王桂卿、譚元壽、梅葆玖、杜近芳、李玉茹、閻世善、李金鴻等老一輩藝術家被列入“晚霞工程”,尚長榮、孫毓敏、劉秀榮、劉長瑜、李維康、葉少蘭、陳少云、李炳淑、于魁智、張火丁等被列入“彩霞工程”。每位藝術家的個人專輯,分“談戲說藝”和“代表劇目”兩部分,時長共兩個小時。
京劇“晚霞”、“彩霞”一期工程拍攝了32位藝術家的專輯,2002年10月完成后在中央電視臺首播,反響強烈。第二年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在完成了60位藝術家專輯后的2006年春,中國文聯專門組織召開了座談會,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李從軍,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李牧,黨組成員、副主席馮遠,以及參加京劇“晚霞工程”、“彩霞工程”一、二期工程錄制的藝術家和有關文藝院團的領導出席了座談會。我在座談會上匯報了二期工程的有關情況。胡振民同志在座談會上講話,他指出,實施京劇“晚霞工程”、“彩霞工程”,對于京劇藝術的傳承和創新、振興與繁榮,進而對于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文聯對實施這項工程高度重視,黨組書記親自掛帥,成立了領導小組,分管領導直接抓,并建立了專門工作班子,使這項工作得以扎扎實實地穩步前進。
“晚霞工程”和“彩霞工程”的實施,是中國文聯為文藝事業所做的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事好事,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建設當今先進文化的有力舉措。十幾年過去了,工程積累了一大批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是“晚霞工程”具有搶救性質,有好幾位老藝術家如魏巍、林默涵、陶鈍、鐘敬文、張庚、袁世海、李玉茹等,在出版圖書或拍攝專輯后已經去世,工程的實施就更顯得重要和及時。
我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為藝術家服務,也與藝術家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記得有一次,李玉茹老師一定要約請文聯分管領導李牧同志和我們工作小組的同志吃飯,盛情難卻,我們想悄悄付了飯費,哪知她在飯前就搶先預付了。我是1995年下半年到北京醫院拜望曹禺先生時,認識李玉茹老師的,她早年成名,與“四大名旦”都合作演過戲,晚年為了照顧曹禺先生,她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多年一直在北京醫院陪伴。玉茹老師晚年住在上海,去年7月,當我收到寄來的厚厚的《李玉茹談戲說藝》專著時她已經去世。玉茹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作者系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