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廣場唱出真實水平
——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分賽區廣場賽升溫
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各分賽區廣場賽遍地開花,成都、西安、沈陽、京津賽區比賽均告一段落,濟南賽區也正在積極籌備當中。本屆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采取廣場賽這一全新比賽形式,并且向社會音樂人敞開了大門,熱愛音樂的自由音樂人找到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專業院團的選手決心一比高下,也有少數選手因為各種原因退出比賽,一時間,滿城盡是金鐘獎,真是熱鬧空前,音樂界的關注持續升溫。
對于采取廣場賽這一形式,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秘書長、本次大賽的負責人金兆鈞表示:這種廣場上直面大眾的演唱最能表現出歌手的真實水平。目前有很多歌手,包括一些小有名氣的歌手都上不了廣場,成了晚會歌手甚至假唱歌手,這對他們發展很不利。這次聽說要到廣場上去唱,有的選手就哆嗦了。但歌手就是要為大眾服務,他們應該到廣場上去,學會面對大眾。不管是多大的腕兒,也需要大眾的掌聲和擁戴。
進入10強賽后,全部采用評委打分來決定選手的去留。參賽選手還必須接受最有挑戰性的“戛然而止”清唱環節,即選手在演唱時戴著耳麥,演唱進行到后半段時現場音樂突然停止,只聽見選手最本色的聲音,音樂基本功如何,心理素質如何立見高下。評委們一致認為,比賽比的是選手的專業素質,無論是自由音樂人,還是專業院團的職業選手,只看歌聲而一決高下,不存在門戶之見,派別之分。
西安賽區的決賽懸念不斷。在50進30的西安廣場人氣賽中顯示出過人唱功的周琦智因音樂風格單一無緣決賽,而不被看好的VC組合卻在全場的歡呼支持下超水平發揮,爆冷晉級。廣場人氣賽上將一首《火》演繹得風情萬種的慶子,在決賽中憑借無暇的唱功和獨具特色的唱法再次征服評委和現場觀眾。音樂院校選手和自由職業選手之爭一直是比賽中的熱點話題,評委肖白認為,搞流行音樂的歌手,不應該分專業與非專業,職業與非職業,不能只是因為歌手來自專業團體,我們就把他分為專業選手,其實很多唱片公司的歌手或自由音樂人,已經具備了專業的演唱能力,只是不在專門的音樂團體。
大賽轉戰沈陽時,出現了一點意外,遭遇專業選手退賽潮:先是沈陽音樂學院的6位選手集體退賽,正式比賽日又有一對組合臨時棄權。面對專業選手們的集體退賽,連續跟進三個賽區的評委、著名作曲家王曉鋒表示:“我覺得學生可以上專業院校,但主要是學如何發音、換氣、咬字等,而且流行音樂歌手講的是天賦和個性,學再久,沒有天賦和個性很難成功。”金兆鈞也希望選手們不要盲目聽信謠言,要相信金鐘獎的權威和公正。
北京賽區也于近日在北京歡樂谷決出10強。作為中國流行音樂心臟的北京,影響著未來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參加本次大賽北京賽區的選手可謂是臥虎藏龍,既有來自總政歌舞團、海政歌舞團、武警文工團等全國知名藝術團體的老將,還有師出名門,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各大高校的初生牛犢。第一次擔任金鐘獎大賽評委的臺灣著名音樂人小蟲表示,經歷過那么多選秀歌唱比賽,金鐘獎大賽選手的素質讓他眼前一亮,無論音樂水平還是明星氣質都明顯高出一籌。
本次金鐘獎從音樂廳搬到廣場,從專業評委的評判到大眾參與,從只對業內選送選手到向社會敞開大門報名,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專業的音樂技巧融合社會需求,推出真正優秀的歌手和作品。在成都、西安、沈陽賽區,金鐘獎挖掘出不少的優秀歌手,本次北京賽區更讓主辦方有滿載而歸的感覺。不僅歌手唱功極其出眾,還涌現出許多能歌會寫的原創選手,在男子組比賽中,更出現了12位選手中有5位演唱自己的原創作品,表現出極高的綜合素質。
7月13日,濟南賽區的比賽拉開戰幕,很多在成都、西安、沈陽賽區入選50強甚至30強但因種種原因止步的選手,不遠千里趕來濟南再次參賽,希望能抓住進軍金鐘獎大賽決賽的最后機會。因為有了眾多外地強手的加盟,使得本來就競爭激烈的比賽變得更具挑戰力,是對選手唱功、表現力、意志力等綜合素質的一次絕佳考驗。
金兆鈞表示,這次大賽確實讓人看到了一些自由音樂人或者非職業的歌手表現勝過了一些職業歌手。他還聽到某個職業的選手被非職業的PK掉的時候,很不高興地說了一句“邪不壓正”,這樣的心態不是好心態,作為競賽,總有人入圍有人被淘汰,但作為音樂來講,沒有好壞,只有高低之分,或者說層次之分。職業歌手可能經驗多一點,更成熟一點,但也可能因這一成熟就變得比較僵化,比較定型,或者說唱油了。當然,我們也看到一些非職業的選手經驗不夠豐富,上來就唱,唱了就走,不會上臺不會下臺,不知道和觀眾交流,這些需要學習改進。
熱鬧非凡的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分賽區比賽即將結束,但這一專業獎項將引領流行音樂何去何從,音樂界對此充滿期待,期待在最后的深圳總決賽中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