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將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更名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郭沫若。會議期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會議代表。郭沫若致開幕詞。周揚作了題為《為創造更多的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而奮斗》的報告。這屆中國文聯的領導人是:
主席:郭沫若
副主席:茅盾 周揚
人民對文藝的需要不可忽視
為了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建設與人民的需要,本次文代大會的中心任務是總結四年來的工作經驗,進一步發展文學藝術的創作事業,鼓勵作家和藝術家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加強文學藝術界更緊密的團結,健全文藝工作者的組織機構,把任務明確化,改進工作,改進領導,使文學藝術的生產能夠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同志們,在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人民大眾對于文藝生產的需要,毫無疑問,無論在質上和量上,都在不斷地提高。國際上對于中國文藝的需要,我們也不能忽視;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對于中國文藝的發展是有殷切的期待的。其他國家的人民,特別是正在爭取著獨立自由的被壓迫民族,受到中國革命勝利的鼓舞,他們一樣希望通過反映中國偉大現實的中國文藝,來學習中國人民的斗爭經驗。
同志們,我們的責任是重大的,任務是光榮的。偉大的歷史時期展開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在毛主席的思想領導之下,遵循著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團結一心,推進工作,一定能夠逐步克服文藝落后現象,在各方面都得到豐收,相互競賽地產生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偉大作品。
——郭沫若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節選)
為創造更多的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而奮斗
我們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作為我們整個文學藝術創作和批評的最高準則。工人階級的作家應當努力把自己的作品提高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水平,同時積極地耐心地幫助一切愛國的、愿意進步的作家都轉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軌道來。在這里,性急的態度和狹隘的作風是有害的。各個作家、藝術家都是按照他們各人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創作道路來達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一個作家要使自己變為一個真正的成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者,需要有一個極大的努力過程。我們的文學藝術是同黨、國家和人民的整個事業的各個方面密切不可分地聯系著的,因此它的活動必須是廣泛的、多方面的,它的形式必須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提倡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的自由競賽。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但不束縛作家在選擇題材、在表現形式和個人風格上的完全自由,而且正是最大限度地保證這種自由,藉以發揮作家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毛澤東同志關于戲曲活動所指示的“百花齊放”的原則應當成為整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方針。我們既需要人物畫,也需要風景畫;既需要戰斗的進行曲,也需要抒情的歌曲;我們既需要有比較高級的、復雜的藝術形式,也需要有大量的、比較簡易的藝術形式。提出要求的時候,就必須根據各個作家在思想和藝術上的不同的傾向和成熟程度及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發展情況和特點而有所區別。如果有人企圖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變成藝術創作的死的格式,用他自己主觀的尺寸來隨便地硬套一切作品,那就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精神正相違背了。
——周揚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節選)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十月六日上午的大會上,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下列兩項決議:
一、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一致擁護周恩來總理的政治報告和對文學藝術工作的指示,并一致同意周揚同志的關于四年來文學藝術工作狀況和今后任務的報告。大會號召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掌握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深入實際生活,提高藝術修養,努力藝術實踐,用藝術的武器來參加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偉大斗爭。
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其所屬會員團體加入中蘇友好協會為團體會員,并號召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努力學習蘇聯文學藝術事業的先進經驗,加強中蘇兩國文學藝術的交流,鞏固和發展中蘇兩國人民在保衛世界和平的共同事業中的神圣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