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創辦于上世紀80年代,是由《畫壇》、《樂壇》、《戲劇界》三種刊物合并而成。當時的發行狀況很不樂觀,最困難的時期,只剩下一塊啟功先生題寫的“藝術界”牌子和一張10萬塊錢的欠條。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辦好文藝刊物,需要有改革開放的思路。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市場也越來越細分。這個時期的刊物發展很快,種類繁多,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一本刊物應該找準自己的市場。在安徽省文聯黨組領導的支持下,在專家的籌劃下,《藝術界》改變最初集美術、攝影、音樂、舞蹈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辦刊思路,明確了純粹美術刊物的定位,突出了核心競爭力。
在發展過程中,《藝術界》堅持了精雅美的辦刊方針。學習國外同類刊物的先進經驗,在編排、印刷、制作上堅持高標準;兼顧省內省外和國內國外的美術發展,制定了傳統與先鋒并存的策略;請專業設計師為《藝術界》設計封面,把封面人物故事打造成《藝術界》的一大亮點,在畫種上覆蓋油畫、國畫、版畫,年齡上側重中青年畫家,十幾年來,推出了數十位在各自藝術領域堪稱領軍人物的藝術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藝術界》已經贏得了業內人士公認,獲得過“華東地區優秀刊物獎”等多個榮譽,在各大書展和上海藝展上贏得了贊譽,成為一些大專院校美術專業的教輔材料。
(作者系《藝術界》雜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