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攝影家協會在中宣部和中國文聯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攝協和各行業攝影組織的大力配合下,在廣大會員和協會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堅持學習實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積極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推動我國攝影事業不斷走向繁榮:攝影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諧奮進;攝影創作貼近時代、百花齊放;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理論研究和評論持續深入,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日漸增強;攝影報刊圖書出版穩步發展,新型媒體不斷涌現;攝影高等專業教育獲得長足發展,后備力量更加雄厚;中國攝影界與國際攝影文化界的來往和交流日趨頻繁;攝影著作權保護已經啟動,圖片市場日趨成熟,行業建設邁開新的步伐……中國攝影行業已形成了以記錄攝影、藝術攝影、商業攝影為主要類別,既相互聯系又各有特色的完整攝影創作和評價體系;形成了以廣大攝影愛好者為基礎,專業攝影工作者為龍頭的強大攝影隊伍;形成了攝影各相關行業和攝影工作者以及圖片消費者彼此溝通、相互促進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社會主義攝影文化建設與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一樣,受到黨和國家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進入了最好的發展繁榮時期。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在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國家建設大局中積極主動,開展了許多大型攝影活動。僅近5年來舉辦的大型活動就有:抗擊非典紀實攝影展覽系列活動;“百名中外攝影家看西藏”和“中外攝影家鏡頭中的四季新疆”采風活動;為慶祝建黨85周年,組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攝影藝術展覽;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舉辦“聚焦長征路”大型攝影展覽;汶川地震后,精心組織抗震救災宣傳,先后舉辦了“情系災區、生死不離——來自抗震前線的影像報道”圖片展、“眾志成城——2008全國攝影美術書法特展”;此外,還有“飛天壯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紀實攝影展”,“從莫斯科到北京”奧運攝影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攝影大展……這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也擴大了中國攝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不斷改革重要品牌項目,提升文化含量,擴大行業影響。從1956年協會創建時就開始舉辦的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文革”中曾有中斷,恢復后不斷改進作品分類、評分等各項制度,增加科學性和公正性,來稿量不斷增加。從1981年開始的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覽不斷改革,鼓勵創新,國際性明顯增強。2005年8月在廣西桂林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節。2007年9月與青海省政府合作舉辦第七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成為自1989年創辦以來最隆重的一次。進一步改革和規范1989年創立的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增強了獎項的專業性和影響力。從1980年開始的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至今已成功召開八屆,大大推動了攝影學術建設。近年來舉辦的“中國攝影界新春聯誼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攝影家聯誼會”,參與主辦的平遙國際攝影藝術大展也都已形成品牌。2006年,隆重紀念中國攝協成立50周年,評選表彰攝影大師和名家,編輯出版系列圖書,擴大提升了中國攝影界的整體形象。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與時俱進,辦好下屬刊物媒體,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文革”開始時停刊的《中國攝影》于1974年復刊。1960年休刊的《大眾攝影》也于1979年復刊。2003年,《中國攝影》、《大眾攝影》兩個編輯部同時改制為雜志社,并進行了改版,增加了版面,發行量不斷攀升。創刊于1987年的《中國攝影報》圍繞著協會中心工作,組織大型報道,成為國內外影響最大的攝影專業報紙。中國攝影家協會網由單一的攝影門戶網站發展為由八個獨立子網站組成的網站群。成立于1980年的中國攝影出版社認真規劃選題,出版品種日益豐富。中國攝影圖片社經過改革調整,正在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積極開展國際攝影文化交流活動,至今已經與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等重要國際攝影組織建立互訪關系,促進了國際文化的溝通與了解。同時,協會組織眾多作者參加多個國家的攝影比賽,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展示了中國攝影的新的時代風貌。2006年9月,由中國攝協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國際攝聯第28屆代表大會在四川舉行。國際攝聯主席萬德舍德對中國攝協表現出的“專業的、不容置疑的組織能力”給予了積極肯定。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不斷探索,加強攝影行業建設。積極開展評選德藝雙馨會員活動;成立中國攝協著作權保護委員會,發起成立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加強著作權保護和開發利用,維護攝影人的切身利益;通過建立電子檔案、手機信息平臺,制定會員“名銜制”初步方案等,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主動參與攝影市場秩序的建設,參與主辦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促進了中國攝影工商業的發展;舉辦全國青少年攝影師預備資格等級考試,加強攝影后備人才建設;加強中老年攝影文化發展;與影像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合作雙贏。
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攝協以“團結、務實、服務、創新”為會訓,注重自身建設,協會整體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努力團結各個方面的攝影人才,凝聚起更廣泛的攝影隊伍,許多過去與協會聯系較少的知名攝影家紛紛要求加入中國攝協,并積極參加協會的各項活動;注意團結各各個層面、各個行業的攝影組織,在攝影界營造出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氛圍。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的攝影工作實踐,加深了我們對新形勢下攝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一是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攝影的獨特作用;二是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推出好作品,服務大眾;三是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盡可能多地團結和凝聚廣大攝影工作者,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四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攝影創作規律,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充分調動廣大攝影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攝影藝術的大繁榮。這些寶貴經驗我們要長期堅持下去,并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回顧30年來的輝煌成就,我們為自己能夠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參與者而感到無比慶幸,為自己能夠成為這一偉大進程的見證者、記錄者而感到無上光榮!回顧過去,我們永遠銘記攝影界前輩奮力開拓的光輝業績;展望未來,我們對蓬勃發展的攝影文化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