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為國家也為舞蹈文化藝術的百花園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舞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的啟蒙藝術之一,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紐帶,它深深熔鑄在民族的血脈和靈魂之中,通過舞蹈我們可以窺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
改革開放使國家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快速發展,中華民族舞蹈文化藝術也大踏步融入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為中華民族文化儲存了豐富的資源,文化如水那樣匯聚涵養、浩瀚深邃、清明澄澈,如山那樣生長積累、厚重莊嚴、千姿百態。在民族文化的滋養下,中國舞蹈藝術健康、全面、持續發展,幾代舞蹈人昂首闊步走在時代前列。改革開放以來,眾多年輕人廣泛吸取世界舞蹈文化精華,同時繼承傳統核心價值理念,積極探索、研究、創新舞蹈發展。30年來,舞蹈以自己的方式展現著時代精神,用肢體語言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時代風貌,弘揚人間真、善、美,鞭笞社會假、惡、丑,關注人類的命運和理想。無數精美的藝術作品成為全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還出現了一大批卓爾不群、德藝雙馨的舞蹈藝術家和舞蹈理論家。幾十年來,舞蹈史學、生態學、人類學、基礎理論學、編導學、美學、影視學等學科發展,使中國的舞蹈理論體系逐漸成熟。
改革開放后,國內開設了多種推動包括舞蹈在內的文化藝術發展的重點項目,比如“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中國舞蹈“荷花獎”等,舉辦了多種舞蹈研討、展演活動,比如全國少數民族舞蹈創作研討會、中國舞蹈節、寧夏銀川回族自治區舞蹈展演、中國·淮南首屆國際少兒藝術節、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暨慶回歸兩岸四地少兒舞蹈大聯歡文化藝術夏令營、首屆藏族舞蹈當代發展研討會、首屆中國秧歌節、中國舞蹈產業高峰論壇、北京國際院校芭蕾舞比賽、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等。同時,各類民間、民俗文化節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它們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展示中國的時代精神和民族氣派。我們提倡自主創新,立足傳統文化,學習借鑒外來的優秀文化。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保護文化多樣性發展,進行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增強文化的軟實力,以科學發展觀,推動舞蹈事業向前發展,攀登藝術高峰。
改革開放30年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30年間,我們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智慧和力量,始終傳遞在我們舞蹈人的心靈深處。放眼未來,改革開放必將引導我們舞蹈人,以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創造力,向舞蹈事業的更高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