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78年5月23日,中國電影出版社恢復活動。1979年1月,《大眾電影》、《電影藝術》、《電影技術》復刊。
▲ 2. 1978年6月2日,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第一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自即日起恢復活動。
▲ 3. 1979年11月4日至11日,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召開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更名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代表大會選舉夏衍為主席;于伶、白楊、司徒慧敏、成蔭、張駿祥、陳荒煤、袁文殊為副主席。
▲ 4. 在周恩來總理倡導下,創辦于1962年的大眾電影“百花獎”,因“文革”中斷17年,1980年1月10日,中國影協決定恢復大眾電影“百花獎”。1月號《大眾電影》公布第3屆“百花獎”評獎條例。同年5月23日,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
▲ 5. 1981年3月3日,中國影協決定設立中國電影“金雞獎”。2007年8月29日,此項評獎工作落戶蘇州金雞湖畔。
▲ 6. 1982年6月,新中國第一部大型電影年鑒《電影年鑒1981卷》出版。1985年1月15日,中國影協主辦的《中國電影報》創刊。該報于1989年12月停刊,前后共出版了160期。1985年2月,《環球銀幕》創刊。
▲ 7. 1984年8月2日至23日,中國影協主辦首屆“國際電影講習班”。1985年6月27日至7月21日,第二屆“國際電影講習班”在北京舉行。
▲ 8. 1984年10月14日至29日,日本電影劇作家協會主席八住利雄為團長的一行8人來華訪問。期間,在北京舉行了“首屆中日電影劇作研討會”。此后每年一次,輪流在兩國舉行。至今已舉辦23屆。
▲ 9. 1985年8月,中國影協辦公大樓竣工(大樓共9層,面積8400平方米)。2008年4月,經國管局批準并提供經費,使用了20多年的協會辦公大樓開始維修。
▲ 10. 1986年,中國電影出版社組織專家編纂出版《電影藝術詞典》。2005年,重新修訂了《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出版社還為陽翰笙、夏衍、蔡楚生、謝鐵驪、阮玲玉等出版了畫傳,為夏衍、史東山等出版文集。
▲ 11. 1989年6月21日至26日,《大眾電影》首次在北京遠望樓飯店召開“臺灣電影座談會”。
▲ 12. 1990年7月7日,中國影協成立分黨組,書記是郭維。1960年前影協沒有黨組或分黨組,1960年7月30日始建黨組,書記是夏衍,副書記是陳荒煤,后因文化大革命黨組停止活動。為加強黨的領導,于1987年成立了中國影協黨的臨時領導小組,組長為石方禹。
▲ 13. 1990年10月12日,臺灣導演公會主席李行等9人應邀抵京訪問。13日至16日在京舉行了“臺灣電影觀摩座談會”。該團來訪,打破了兩岸電影界40多年隔絕的狀況。
▲ 14. 1991年9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名為《挺起脊梁重建家園》的“賑災義演”,向受洪水破壞的災區共捐款360多萬元。
▲ 15. 從1992年起,“金雞獎”、“百花獎”頒獎活動改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于1992年11月1日至6日在桂林舉行。
▲ 16. 1992年12月17日,應臺灣金馬獎執行委員會主席、著名電影導演李行邀請,中國影協“大陸電影代表團”訪問臺灣,其間電影藝術家們還拜會了張學良先生。
▲ 17. 1999年8月26日,舉行“紀念中國影協成立50周年”大型座談會,向張瑞芳等683名電影藝術家頒發了從影50年以上紀念牌,向程季華等10人頒發從影50年以上中國電影工作人員“奉獻杯”。《中國影協50年》大型畫冊出版。
▲ 18. 1999年4月19日,建立“中國同里影視攝制基地”。
▲ 19. 2003年7月19日至20日,舉辦“與共和國一起成長——首屆中國電影導演研討會”。編輯出版了十多種第四代著名導演的研究文集。
▲ 20. 2005年9月8日,“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電影研討會在京開幕。中韓俄三國電影藝術家和評論家出席。2005年9月29日,與中國藝術報社在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辦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座談會。
▲ 21. 2005年,在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之際,旨在為老藝術家樹碑立傳的“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工程”啟動。
▲ 22. 為慶祝中國電影誕生百年,受國家廣電總局委托,召開理事會,推選出100名有突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候選名單;在云南舉辦“紅河電影周”;《電影年鑒》出版了“中國電影百年”特刊;舉辦了中國電影百年百首金曲推選座談會,并舉辦中國電影百年百首金曲演唱會;舉辦謝鐵驪從藝5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紀念趙丹誕辰90周年暨銅像揭幕儀式,紀念蔡楚生誕辰100周年活動;編輯出版了《影郵緣——百年中國電影暨郵品珍藏冊》。
▲ 23.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4周年,關注“三農”問題,2006年5月26日至29日,舉辦“全國農村題材電影創作研討會”。
▲ 24. 2006年成立了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每年召開理論年會,評出年度十大國產影片。并在同一年創辦了“中國同里電影論壇”。2006年又創辦了扶植青年創作人員的“青年華語影像論壇”,出版了《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和《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從而形成了一個委員會、三個論壇、四本書的評論格局,極大地活躍了影協的理論評論工作。此外,影協近兩年成立了“中國影協青年電影工作者委員會”、“電影高新科技委員會”、“中國影協文學創作委員會”、“中國高校電影聯盟”。
▲ 25. 2006年,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工作進行改革,從投票觀眾中抽取101名評委(紀念電影誕生101周年),在頒獎典禮現場以按表決器方式,終評出各獎項。
▲ 26. 2007年1月22日至25日,組織慰問團送歡樂到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007年7月18日至24日,組織藝術家赴新疆采風,慰問基層放映員。2008年1月8日至10日,組織藝術家赴江蘇沛縣送歡樂下基層。
▲ 27. 為迎接第29屆北京奧運會,2007年1月,與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榮昌縣委等聯合攝制的迎奧運影片《七彩馬拉松》在重慶開機。3月13日,與湖南安化縣聯合攝制迎奧運故事片《閃光的羽毛》。
▲ 28.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組織電影藝術家開展義演活動。機關及所屬單位捐款76750元,黨員交納特殊黨費50076元。《電影藝術》、《世界電影》、《中國電影年鑒》編輯部為災區的孩子們捐出學習用品等,價值8128元;還聯系四川新華書店集團捐出價值50000多元的小學課本。5月27日,為災區舉行“中華名人抗震救災慈善義賣活動”。
▲ 29.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影協高校電影聯盟”宣告成立,首項活動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優秀影片進校園”。在全國五個省市的百余所高校巡回放映曾獲“金雞獎”的《開國大典》、《云水謠》等十余部優秀國產影片。
▲ 30. 根據全黨統一安排,中國影協開展了“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