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驥拿出一副撲克牌,將其中一張標記過的牌彎折后插入撲克牌中間,一眨眼,一聲清脆的響指將這張彎折的牌神奇地帶到了整副牌的第一張。這就是經典魔術“AmbitiousCard”(有雄心的撲克)。作為阿拉索魔術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從大學開始玩魔術的王驥現(xiàn)在已經很少表演魔術了,而是作為一名公司管理者,希望自己的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魔術,而是讓魔術創(chuàng)造更多的魔幻價值”。
2008年年初,國內青年魔術師梁明創(chuàng)辦了阿拉索魔術工作室,主營魔術策劃、演出、培訓,吸引了如王驥等一批熱愛魔術的青年加入。借著2009年劉謙“火爆”春晚的東風,公司已經度過了初創(chuàng)階段。
以誠心打動頂尖高手
在阿拉索工作室的藝術顧問名單中,可以看到“中國魔王”傅騰龍先生,中國宮廷派魔術大師秦鳴曉、姚金芬夫婦,兩度榮獲FISM世界魔術大賽最佳原創(chuàng)特別獎的羅扣·希拉諾,還有2011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表演《年年有魚》的明星魔術師傅琰東等“魔界大牛”;課程顧問則有前《魔術與雜技》雜志副主編傅起鳳、中國魔術理論研究專家王志偉等業(yè)內大腕。
這些或代表著中國魔術圈最高水平,或在世界魔術圈赫赫有名的“大牛”是怎么被當時還在上大學的孩子們打動的?
“厚著臉皮往上蹭唄。”王驥這樣形容剛剛接觸魔術圈時的狀態(tài)。當時正在讀大學的他有時間又有活力,對新鮮事物還充滿了好奇心,一群熱愛魔術的大學生聚集在一起,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花在了魔術上。當時整個行業(yè)不景氣,導致這些身懷絕技的老藝術家、老前輩并沒有得到社會各界應有的重視。而這些大學生以對魔術近乎瘋狂的熱愛,讓前輩們很愿意指導、幫助他們。“那會兒從網上搜到任何一點有關的消息,就挨個上門拜訪,慢慢也就和整個魔術圈子建立了聯(lián)系。”王驥說。
阿拉索工作室的CEO梁明今年27歲,這個斯文、帥氣的小伙子曾經獲得CCTV電視魔術大賽冠軍,并已經成為美國I.B.M、I.M.S國際魔術師協(xié)會終身榮譽會員。為了推廣魔術文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有機會學習、交流魔術,在成立阿拉索魔術工作室的同時,還成立了中國高校魔術聯(lián)盟。這項帶有公益性質的項目迄今仍在堅持,已擁有2.5萬名會員,并且會員數量還在以每年超過4000人的速度增長,成立至今做過150余場校園魔術活動、超過45場大型巡回演出、120余場慈善義演,并與CCTV等10余家電視臺合作,持續(xù)舉辦了4年的CMUC冠軍杯比賽成為校園魔術愛好者最期待的活動。
魔術重新崛起現(xiàn)商機
2009年,臺灣魔術師劉謙帶著近景魔術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亮相,戒指入雞蛋的魔術驚艷全國。魔術表演、解密魔術、學習魔術成為當年年度最熱的詞。魔術重回大眾視野,帶來巨大商機,這是讓所有魔術愛好者最興奮的事。公眾對于魔術的熱情驟然提高,帶動了整個市場對于魔術培訓、演出業(yè)務的需求。王驥等公司內的魔術師逐漸接到演出邀請,平均每月能接到兩三場,每場傭金500~1500元不等。
王驥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最大的感觸是市場的變化。以前人們對于魔術的印象還停留在綜藝節(jié)目里的雜耍,或是1980年代的香港賭片鏡頭,看到魔術第一個想法是“做手腳了”,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懂得欣賞魔術帶給人的奇妙感受,今年春晚劉謙表演的魔術之后,網上執(zhí)著于解密的人漸漸少了。在校園作推廣時,只需要在表演后加一句“你想學會嗎?”幾乎就能百分百吸引人加入魔術社團。
火爆的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者,也使得魔術市場門檻越來越低。此前售價50元的魔術學習光碟,盜版賣到了2元,所謂魔術培訓機構大多數的目的是出售魔術道具,以300元賣了一個魔術道具要時刻擔心“顧客會不會感覺被騙”而挨打。
王驥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對于普通人來說,很少有人的人生會因為學會某種魔術而改變,但魔術卻可能讓一個男生追到一個女生,讓人體驗到一個大樓的奠基典禮“之前空空無物,手電筒一照就照出了整個大樓”的奇妙,這才是“讓魔術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作為目前國內最專業(yè)的魔術培訓公司之一,他們不把目光僅僅停留在演魔術上,經過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討論,他們調整了公司的業(yè)務:策劃、培訓占公司業(yè)務的40%,演出占40%,其他占20%。
在策劃魔術案例時,最難的并不是魔術技術,而是把客戶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實。很多時候,市場部的人員帶著談好的項目返回公司,交給藝術設計部執(zhí)行時,藝術設計部的同事都有如此抱怨,“你們賣的就不是魔術,是動畫片”。公司目前擁有16名正式員工,每天處理的都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業(yè)務,偶爾也面臨著“大魚吃不了,小魚吃不飽”的情況。好在這個平均年齡24歲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總能通過魔術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讓魔術創(chuàng)造魔幻價值
讓公司簽約魔術師唐勍念念不忘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在地鐵里遇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原來,在看了唐勍表演的近景魔術后,當時正失戀的這位陌生人得以重獲信心,他一直把表演魔術的大硬幣細心保存在錢包里。唐勍談到自己堅持魔術的原因時說:“每天我們在人人、微博上面閱讀、分享的都是別人的故事,而我希望能夠有我自己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公司里一直被傳頌著,也帶給這個年輕的公司信心。
去年年底,中央嚴禁公款吃喝的禁令大幅度影響了餐飲業(yè),這也使得包括魔術在內的演出業(yè)一片蕭條,阿拉索工作室已經兩個月沒有接到魔術演出的邀約了。
目前他們正在忙著《魔幻阿凡提》的魔術策劃工作,這是一部首次將魔術與音樂劇相結合的演出作品,他們也在研究進行魔術技巧上的創(chuàng)新,例如將Ipad等高科技產品與魔術表演相結合。
魔術表演中,秘密是最吸引人的,也是最珍貴的部分。王驥介紹,因為魔術秘密并不能申請專利保護,而屬于商業(yè)秘密。所以在公司內業(yè)務交流時魔術師會分享秘密,但與之合作的公司都要簽署保密協(xié)議。
關于未來,阿拉索創(chuàng)業(yè)團隊希望通過“學、演、比賽、認證”建立中國完善的魔術生態(tài)圈,他們堅信,在當今這個夢想越來越容易實現(xiàn)的社會中,魔術依然是能讓人感到驚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