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兒童公益專場音樂會——
唐俊喬和竹笛“夢之隊”的妙趣童心
北京國際音樂節兒童音樂會上,竹笛演奏家唐俊喬與現場小觀眾互動
去年的此時,谷建芬的“新學堂樂歌”兒童公益專場音樂會曾給觀眾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節中最具號召力的公益音樂會品牌,兒童公益專場音樂會通常人氣很旺,近兩年演出票都是事先通過北京國際音樂節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發放,觀眾“搶票”十分踴躍。今年的兒童專場則請來了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唐俊喬,10月15日上午和下午,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辦了兩場兒童公益專場音樂會,唐俊喬帶領她的上海音樂學院竹笛樂團帶來了精彩的“笛韻童聲”。
作為中國第一位在民族樂隊中擔任首席的女性管樂演奏家,唐俊喬曾為30多位國家元首演奏傳統笛曲,亦是唯一一位帶著多部中國竹笛協奏曲與紐約愛樂、英國BBC等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常年合作的民樂獨奏家。在“背靠傳統面向現代”的藝術理念下,唐俊喬在傳統笛曲的基礎上,對笛樂的新風格、新形式進行嘗試和創新,多次將《愁空山》《蒼》《野火》《飛歌》等大型竹笛協奏曲帶到世界舞臺上。此次,在受到北京國際音樂節邀約,籌劃一場專為孩子們打造的音樂會時,唐俊喬頗費了一番腦筋,她請來了諸多好友幫忙出謀劃策,尤其是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曾是兒童音樂節目當家主持人的王勇和著名舞美設計師易立明的加盟,精心設計舞臺和演出的各個環節,使得這臺音樂會跳脫傳統,妙趣橫生。
這場音樂會上演的全部作品不僅展現了唐俊喬和她的學生們獨特的音樂風采,同時選取通俗易懂、耳熟能詳的作品為小朋友們帶來獨特的享受。其中《跑旱船》改編自山西各地都流行的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的音樂,整首曲子就像一幅活生生的生活圖畫,展示熱烈喜慶的場面與純樸美好的民風民俗。由唐俊喬獨奏的《蕓中鳥》描繪茂林成蔭、百鳥齊鳴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草原巡邏兵》勾勒出一幅草原上的騎兵戰士守衛邊疆的英雄形象。唐俊喬改編自里姆斯基-格薩科夫的樂曲《野蜂飛舞》生動地描繪了野蜂振翅疾飛,襲擊兩個壞人的情景。《臥虎藏龍——月光愛人》選自影片《臥虎藏龍》中的主題曲《月光愛人》。而《頂嘴》是河北民間樂曲,描繪普通農民詼諧風趣的生活場景。《探個夠》是竹笛與小提琴、大提琴、鋼琴的四重奏,表現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酒店中狂野的探戈舞蹈以及狂野背后的孤獨與感傷。而《月亮代表我的心》則是一首華人經典歌曲,很多觀眾都喜歡并能低聲合唱的作品。唐俊喬力求通過這些作品不僅展現她與竹笛樂團全面的藝術特色,也希望能在兒童音樂會中帶給小朋友溫馨、浪漫、歡快等多種情趣的音樂,希望用音樂本身打動小觀眾。
被稱為竹笛“夢之隊”的唐俊喬竹笛樂團是唐俊喬2013年為竹笛學生的成長搭建平臺而親手創建的樂團,成員全部來自上海音樂學院本科、研究生各個階段的竹笛優秀在讀學生。最有意思的是,唐俊喬特意請來了一位她的“小”學生登臺演出,剛剛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初一的笛子小演奏家,學笛僅僅兩年,這給現場不少“00后”、“10后”的小觀眾們很大的鼓舞。當演出即將結束,唐俊喬和王勇問及臺下的小朋友“誰聽完演出后也想學笛子?”臺下的小手頓時刷刷地立起了一片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