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夜幕降臨伊始,在黃河源頭、素有“天下黃河貴德清”之美名的青海省貴德縣境內的藍色黃河岸畔,一場為紀念“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音樂之旅——《王洛賓與花兒的青海音樂之夜》徐徐啟幕。
由于突受降雨影響,音樂晚會被迫延遲一個小時開始。密集的雨水并未將現場的千余名觀眾驅散,出于對王洛賓及其音樂的熱愛與崇拜,他們在大雨中一直守候到晚會正式開始。
這場音樂會在黑鴨子演唱組合、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合唱團,以及青海優秀“花兒”歌手等競相“獻藝”中,氣氛被一次次推向高潮。王洛賓在青海期間創作的系列歌曲,結合著現代聲光技術演繹,現場觀眾在緩緩搖擺著的黃河岸畔與王洛賓的音樂“重逢”。
《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隨著王洛賓創作的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西部民歌,在其誕生之地的夜雨中唱響,慕名而來的觀眾與歌者紛紛為之動容。他們或在飄渺的歌聲里“回憶”著先生曾在當地草原上寫歌譜曲的欣喜,或在遙遠記憶的定格里感慨著先生一生的磨難經歷與情感遺憾。
“如今,站在這塊先生摯愛的土地上,在我們的心中,更愿意把他視為一個歌者,一個純粹的歌者。”來此的北京游客程瑤表示,這位歌者沒有雜念,不帶功利,不為虛榮,就像一個純真的孩子用雙手捧來一把五彩的糖豆,把歌聲中的歡樂、芳香、幸福與愛送給人們。
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吉狄馬加回憶了一生都在謳歌中國西部的王洛賓與青海民族民間音樂的不解之緣。他說,青海是“花兒”的故鄉,在這里,王洛賓先生度過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時光。“我們要用他的歌聲來紀念這位卓越的民歌創作者和優秀的音樂家,紀念他與中國西部民歌的不解之緣。”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王洛賓曾在青海度過了其音樂生涯中最重要的11年時光。他不僅成為用現代樂譜記錄青海“花兒”音樂的第一人,并且創作出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這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一經從青海金銀灘唱出,傳遍整個中國,甚至風靡海外,成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作為此次音樂之旅的指揮,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常暢感慨頗多。他說,王洛賓對少數民族音樂的挖掘整理確實開風氣之先,一大批非常有價值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因此走向國際舞臺。《在那遙遠的地方》已成為中華民族民歌的典型作品,成為中國在世界音樂上的一個標志。
夜已深,與漸漸停歇的雨水一樣,這場音樂會在一首氣勢恢宏的《昆侖頌》中再次被推向高潮,然后緩緩落幕。有意猶未盡的觀眾,依然高高舉起手中的影像設備,記錄著眼前王洛賓與“花兒”的所有記憶。
凌晨時分,現場的工作人員開始拆卸設備,靠近舞臺左側、瀕臨黃河的位置上,王洛賓一尊白色石膏雕像在夜色里愈加迷人,他頭戴氈帽,目光慈祥而堅定的側臉遙望著他曾經摯愛的這塊土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