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之于華語樂壇,也許如
回憶,是李子恒凝聚半個世紀的情懷,記錄拆不去的家園。懷舊,只是為了重溫昔日的榮光。而真正的音樂本身,就和呼吸的空氣一樣,活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流行音樂的本質,是一種工業制造。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著自己的舞臺,但并不是每個歌手,都能在對歷史的重新翻唱中,演繹出自己的靈魂,譬如蕓蕓爵士音色里,除了林宥嘉,尚有
震蕩未已的年代,飛馳的時間里,我想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能接受理想,在沒有人走過的路上嘗試,因此不管結果怎樣,還是要對
不管怎樣,總是有信在等著你。
評委點評:
莫文蔚《Somewhere I Belong》
很多人是不太認可中國人唱爵士的,而莫文蔚的聲音在演繹爵士方面也的確會有些生硬輕薄的嫌疑,然而音樂里,我總覺得準確的風情比準確的風格更為重要,而在刻畫爵色風情方面,莫文蔚顯然早已經是個中老手,入木三分。優伶,她總讓我想起優伶這個驚艷的詞兒來,化著江南的粉墨濃妝,在鋪滿爵士底色的小曲中,煙視媚行在曼哈頓的雞尾酒會上,這就是莫文蔚在這張《Somewhere I Belong》中給我的最深刻印象,其實,也正是她一直以來給我的最慣常印象。
多年前內地一位天后級的歌手就在一個很私人的場合這樣盛贊過莫文蔚:她的現場或許不行,但在錄音室里,她太會把握那種情緒和氣質的東西了,讓她那本不太完美的聲音每每錄出動人心魄的效果來,所以,即便是一首原本慵懶到沒有骨頭的《My Funny Valentine》也能讓她唱出紅玫瑰般的旖旎嬌艷來,莫文蔚沒有成為爵士的俘虜,反而讓爵士成為了她的一件新的旗袍,這是莫文蔚的靈,也是莫文蔚的能。(盧世偉)
吉杰《自深深處》
“
如果說吉杰的前幾張專輯還是以“樂”動人,在制作、演繹上面力求精致時尚,體現泛國際的風格,大膽摩登,情感則藏在影子里需要細品,那么《自深深處》是進一步自我剖析,同時以“樂”“情”載道,娓娓動人,處處是我的影子,回到故鄉的現場,沿著背后所走過的道路字字扣心,呈現出一種情濃不化的化學反應。(
The Verse《52赫茲》
“防曬油”后,陳綺貞再次和男友鍾成虎、好友陳建騏組團冒險、探索孤獨,電子音樂為他們新添的裝備,三人在心海的浪濤中,或浮或潛,不復趨避內心的險急漩渦,迎向最真。他們的獨身與兼身,不免在各自的“三”與協調的“一”之間擺蕩,最終以另一條路徑轉往同目的站的潛意識深處,去掏出一點純凈的表白,或那些高密度的象征。而大時代的洪流,如敲鑼打鼓起舞的一頭醒獅,這團隊The Verse卻冷靜地駕艇而渡,嘗試捕捉著來自寂寞的頻率回聲。(田中小百合)
李子恒《回家》
繼2011年的《落番》之后,李子恒繼續懷揣赤子之心,用《回家》踏上金門的尋根之旅。有故事的人會一次次地改變或調整故事的主題和溫度,在超過三分之一世紀的歌謠創作中,李子恒述說的故事一直有一種暖暖的溫度?!痘丶摇肥且粔販責岬慕痖T高粱,讓一位半百的游子可以在一種微醉中神游、流放,讓暖透的心在很遠的地方也能望見故鄉的山、溪流、燈火和月光?!痘丶摇纷屛覀儚膩頉]有去過金門的人看到了那里曾經發生的故事,以及久未痊愈的創痛。而歌總有一種療傷的本能,在李子恒濕潤的歌唱中,家的輪廓又一點點地還原了。
山還在沉思,月光還在摩挲海峽,歌唱的人還在醞釀新的思緒,因為在他的懷內,有一股優柔的執著,持續地一次次漲落。(邱大立)
王菀之《Atmosphere》
《Atmostphere》總結并歸納了王菀之的氣象系列,放在一起,其實并不和應,若說要有一個“萬象”歸一的結論,就是彰顯了她演譯上的實力──
林宥嘉《Jazz Channel》
林宥嘉在去年初首度嘗試爵士演唱會,《Jazz Channel》便是實況精華錄音,幾以翻唱作品為主。
聆賞爵士樂的重要傳統與趣味之一,即于“翻唱”:將耳熟能詳的曲目一而再再而三地重作詮釋,讓舊音符不斷滋長出既回味又常新的多重生命。爵士的領域里,“改編”等同“創作”,原曲之前面貌與新作之后版本,孰優孰劣,致敬或惡仿?勝負一線間,一“翻”兩瞪眼。
輯中Radiohead名曲《No Surprises》被翻玩得“面目全非”:原先抑郁的濃霧氛圍,瞬間散融在輕盈的Fusion-Pop下;林宥嘉的迷幻聲腔一登場就與器樂分道揚鑣,各自施展渾身解數,輪番即興獨奏,末尾撒開來地愈飆愈高,直直鉆上云霄……這份勇于探索未知新事物的過癮感,便是林宥嘉給我們最大的Surprises。(葉云平)
左小祖咒《這小小的葡萄我從來沒吃過》
左小一直喜歡做大事,一旦他找到機會,他決不會放過。他就是樂壇的大魔術師,指東打西,嬉笑怒罵都是他的本行。這張專輯被人戲稱為微博唱片,因為他圖謀一網打盡所有的網絡紅人。不管是降低音樂門檻,還是覆蓋更大的接受面,左小都做得很好。
大時代就是這樣的亂,左小畢竟還是懷著一種與野心夾雜的夢想。人類有很多怪毛?。菏址鲋焓沟某岚颍_蹬著生存的快車。一張另類童謠唱片,也許這正是左小暗藏的另一個顛覆的企圖,所有的形式對他來說,都是一塊魔幻的飛毯。
最后,你就會相信他是這個時代的記錄者,他更是他自己出發到另一個境界的記錄者。記錄得好與壞,都是次要的。我們的時代制造著各種假象,音樂是那么脆弱,它能在這變異的版圖里找到它的歸宿嗎? (孫孟晉)
楊宗緯《初.愛》
經歷了
圍繞那把天賜的好嗓子,所有歌曲及曲風皆圍繞著簡單又深刻的題材進行闡述,制作嚴絲合縫又不刻意拔高,讓“好聽”這件事變得徹底又放松。這一次,
這張《初愛》的關注度一定趕不上"我是歌手"的現場Live,很多人好像還不知道楊宗緯發了新專輯,這真是唱片敗落期極為正常的現象。但在
《初愛》放棄了大規模爆發炫技,回歸人生情愛原初,在迷亂音樂世代尋找回來情感底色。讓心靈重回原初復古時代,讓人再次可以從中文歌曲里找到聽歌的快意與感動,這既是逆流而上,也可以算是相時而動。(安柯)
王若琳《銀河的危機:最奇異的午夜轉播》
8it的概念,對于國人來說,可能有點早了。我們還沉浸于“神曲”不可自拔呢,可王若琳才管不了這些,她從來就沒融入過華語音樂圈,她就像是一個局外人,看盡局內的熱鬧,享盡局外的胡鬧?!躲y河的危機:最奇異的午夜轉播》就是這樣一張“胡鬧”的唱片,一點都沒有理會華語市場的承受能力,就是由著性質用電子游戲的概念、8it的手段憑空創造出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故事,在各種莫須有的調侃、吐槽、賣萌和復古中,王若琳給華人聽眾狠狠地砸過來一個嶄新的音樂觀。(耳東)
MastaMic《流行反擊戰》
提起香港的hip hop歌手MastaMic(馬米),很容易聯想到時下臺灣的hip hop先鋒蛋堡。同為地下歌手出道,以相對小眾的說唱/嘻哈狙擊主流音樂。經過《The New Hope》、《
馬米走傳統的硬式批判精神的嘻哈,不過也非港式嘻哈中LMF的hardcore rap,又不同于
雖然命名為《流行反擊戰》,馬米在音樂探索上并不是一味抗拒與流行音樂合作。
蕭煌奇
當今情歌唱得最入心的臺灣男歌手是誰?我的答案不是
入圍作品 得票率
莫文蔚《SomewhereIBelong》 40.91%
吉杰《自深深處》 40.91%
TheVerse《52赫茲》 34.78%
李子恒《回家》 32.61%
王菀之《Atmosphere》 32.61%
林宥嘉《Jazz Channel》 32.61%
左小祖咒《這小小的葡萄我從來沒吃過》 30.43%
楊宗緯.《初.愛》 30.43%
王若琳《銀河的危機:最奇異的午夜轉播》28.26%
MastaMic《流行反擊戰》 23.91%
蕭煌奇《好好先生》 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