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亞介紹說,今年“上海之春”期間,上音主辦的項目節目背景多元,既有來自德國、法國、美國和捷克等國家的優秀演奏團體,獨唱、獨奏音樂家,也有來自世界、全國和上海的優秀新人佳作;還有來自上海本地以及上音優秀藝術家和表演團體的加盟,充分凸顯“海納百川”的上海精神;演出類型十分多樣,涵蓋管弦樂、聲樂、民樂、打擊樂、音樂劇等諸多音樂種類,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皆參演其中。
著名樂團“法國圖盧茲國立管弦樂團”應上音之邀將為“上海之春”帶來其今年中國巡演的首站演出;而具有優良傳統的捷克布拉格交響樂團將與青年鋼琴家孫穎迪聯袂為“上海之春”獻演閉幕音樂會,以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為音樂節畫上圓滿句號。法國巴黎巴士底歌劇院班底原汁呈現“《鑒賞歐洲·音樂劇場》法國經典歌劇選段音樂會”,指揮及5位獨唱家均來自巴黎巴士底歌劇院,這一以法國歌劇為專題的音樂會在國內演出中極為少見。
此外,活躍于中西方音樂舞臺的著名演奏家秦立巍、寧峰聯手顧晨(澳門樂團首席)、金朕弘(馬來西亞愛樂中提琴首席)首次以“龍四重奏”的形式亮相于“上海之春”。小提琴家黃蒙拉將攜德國符騰堡室內管弦樂團特別演繹維瓦爾第、皮亞佐拉的《四季》(俗稱“八季”)。法國巴黎巴士底歌劇院打擊樂三重奏以全新視角解讀澤納基斯《彈跳》和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圖盧茲國立管弦樂團、捷克布拉格交響樂團、德國符騰堡室內管弦樂團將秉持“中西相融”理念,特別呈現中國作曲家優秀作品:許舒亞的“交響音詩《韻》——為雙女高音和交響樂隊而作”、溫德青的“管弦樂《一朵玫瑰的變奏》”和賈達群的“《巴蜀隨想》——為弦樂隊而作”。
上音副院長廖昌永介紹說,在名團明星交相輝映之下,今年“上海之春”上呈現的新作也同樣毫不遜色。由上音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樓蘭》,以“樓蘭”傳說的神秘及人文背景為著力點,糅合現代音樂語匯,在唱段中加入搖滾、R&B等時尚元素,以刺激待挖掘的本土音樂劇市場,該劇也肩負推“音樂劇新人”之責,為音樂劇的發展儲備人才。“上海音樂學院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則匯聚由作曲家王建中、趙曉生、葉國輝等7位當代著名作曲家創作的7部優秀交響樂作品。“春天的律動之二——上海音樂學院民樂新人新作專場音樂會”除推出新人外,還將上演周湘林、陸培兩位作曲家的最新民族管弦樂作品《桃花逐水》和《印象·上海》。“龍四奏音樂會”也將推出北京作曲家葉小剛創作的作品《瑪旁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