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只蜜蜂飛過街,就有九十九只冒回來,打發一只回去報個信,它扯起一翅飛過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嗚哇嗚哇嗚哇……”3月2日清晨,一陣陣高亢嘹亮的山歌聲在隆回縣虎形山鄉草原村山林間響起,歌聲直沖云霄,在山谷中久久回蕩,令行人駐足傾聽。經打聽,這是當地年過七旬的“嗚哇山歌王”陳世達在“開嗓”。
嗚哇山歌是隆回縣花瑤族歷經千年流傳下的一門古老民間音樂,是漢文化與當地花瑤土著文化相融合的產物,主要流傳在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山歌取材于生產、生活、大自然及民間傳說,大致可分為四類,即:歷史歌、風俗勸勉歌、生產勞動歌及情歌。以前用瑤語唱,如今逐步用漢語唱。
虎形山鄉草原村的陳世達,今年75歲,從小跟隨祖輩學唱嗚哇山歌,一唱就是幾十年,成為周邊聞名的“山歌王”。許多外地人特意前來虎形山瑤族鄉探究、學習嗚哇山歌。
在花瑤山林,但凡開荒挖山、扯秧插田等集體勞動,老人們就會“嗚哇嗚哇”唱山歌助興提神。嗚哇山歌忠實地反映了花瑤族在自然、社會、歷史變遷中的種種感受,反映了花瑤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的理想。嗚哇山歌至今還流傳著幾千首,多為成年男子用真假聲結合演唱,曲調節奏自由,音調悠長。
目前,隆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制定了花瑤嗚哇山歌保護規劃,通過編輯出版隆回花瑤嗚哇山歌文獻,建立隆回花瑤嗚哇山歌展示中心,宣傳隆回花瑤嗚哇山歌保護典型案例和代表性傳承人,使隆回花瑤嗚哇山歌不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