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頻道工作場景。王小京攝
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后身,有間開闊的辦公室,西側是間玻璃屋,一面電視墻格外惹眼,21臺液晶電視屏幕“列隊”懸掛,上面實時播放著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的視頻內容——音樂會直播、歌劇排練,還有藝術大師的交流活動。辦公室里,十來名年輕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每天,他們都把最新鮮的藝術食糧輸送到頻道,提供給成千上萬的樂迷在線免費分享。
“國外有很多音樂節,如果去不了當地,不妨到古典音樂頻道感受另一種現場。”內容編輯秦琦邊說邊打開頻道網頁,點擊進入“NCPA音樂廳”欄目:“我得趕緊把開普敦音樂節‘南非之聲’音樂會的文字介紹、現場圖片、現場實況掛到網上去。”
除了“NCPA音樂廳”,古典音樂頻道還有“排練現場”、“音樂蟲聊天室”、“古典音樂賞析”、“NCPA紀錄”四個欄目。點擊任何一個,都會有種步入藝術萬花筒的感覺,因為內容實在太豐富了——近200部國外正版音樂會演出實況、600余段演出創排花絮、2000余張高碼率音質古典唱片、60余期藝術家樂評講析點評……“視頻內容我們每天更新,我們還有自己制作的音頻節目。這個頻道就像一個小小的電視臺和電臺。”古典音樂頻道業務組組長魯黎不無自豪地說。
說話間歇,魯黎擺弄著手里的蘋果手機。觸摸手機屏幕上“大劇院·古典”圖標,立刻進入一個“翻版”古典音樂頻道。輕松滑動屏幕,即可觀看高清實況演出、探訪排練幕后……“你瞧,只需一部手機,古典音樂就可以隨時、隨地、隨身聽了。”
2012年5月,作為國內首個由藝術機構打造的高雅藝術視聽移動應用程序,“大劇院·古典”App客戶端上線,用戶通過App Store搜索“大劇院古典”或“國家大劇院”,即可免費下載獲得該客戶端。目前,“大劇院·古典”在蘋果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已達17萬。
戚祥珺是頻道移動客戶端產品經理。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與移動客戶端的技術開發公司溝通,向對方提出各種需求。“視頻集頁大圖變形”、“微博分享彈出框內的內容不正”……她噼里啪啦地敲著電腦鍵盤,在發給對方的郵件中寫下一條條意見和建議:“每隔兩三個星期,我們就要對移動客戶端的功能進行優化、更新,盡量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移動視聽的便捷性,進一步降低了大眾密集接觸古典音樂的門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這個客戶端,將龐大的大劇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
魯黎清楚記得一個日子,2012年6月29日,她的郵箱收到了一封來自蘋果應用商店(中國)的郵件,對方向她傳遞了一個好消息,蘋果公司從全世界上千萬的應用程序中優選出了“大劇院·古典”,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國)網站上“新品推薦”、“時下熱門”等板塊進行重點推薦。現在,“大劇院·古典”在應用商店首頁焦點圖“音樂探索”專題中排列第三位。魯黎透露,去年底,古典音樂頻道安卓客戶端開發完成,前不久又被小米等應用商店平臺主動推薦了。
從2007年開業至今,國家大劇院實現了從實體劇院、網上劇院到移動劇院的“三級跳”,樂迷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古典音樂帶來的無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