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右二)在音樂會上向觀眾致意
11月12日,由海軍政治部、中國音協主辦,海政文工團、國韻文化公司承辦的“金色記憶·藍色情懷——付林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這是一臺色彩紛呈的大型音樂會,從《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大合唱到《如畫江山》收尾,再到滿頭銀發的付林登臺激情揮棒返場再奏《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24首歌曲一氣呵成,讓全場老中青不同年齡段的聽眾激動不已。
這是臺傾聽經典的音樂會。精選24首歌曲并用“聽風”、“聽潮”、“聽海”、“聽心”4個篇章展示了著名作曲家、第九次文代會代表付林35年的創作歷程。自上世紀70年代的“紅歌”回憶,到80年代鄉情音樂,再到90年代藝術歌曲,一路民謠一路中國風。從黑鴨子組合演唱的蘇紅原唱歌曲《小小的我》的小我,到反映《如畫江山》的大愛;從《小螺號》吹起流行音樂第一波,到《四海為家》的民歌高唱……這一切都反映了付林的生活閱歷和廣闊視野。雖然近10年并沒有在各種晚會中露面,但他仍然走在時代前沿。2011年的幾首新作《海藍 海藍》《天泉》《如畫江山》,就足以看出執著地辛勤耕耘在屬于他自己的藝術圣地。驀然回首,他仍然年輕!他仍然壯懷激烈!星云大師說得好:高度決定事業;深度決定智慧;寬度決定理念;廣度決定思維;速度決定效率;力度決定能力;角度決定方向;尺度決定成敗。這人生八度,何嘗不是音樂的八度呢!
這是臺以“聽”為主體的現場音樂會。去浮華、去喧鬧、去假大空,付林的音樂價值觀與甲丁的導演理念不謀而合。《清明上河圖》的混聲四部合唱展示的古典風韻,是他學過民族音樂的底蘊和天人合一思想情懷的有機結合,充滿藝術感染力;那首久違了的程琳原唱歌曲《故鄉情》,重新以蝌蚪組合的人聲伴唱形式展示,顧莉雅深情演唱,打動了全場聽眾,這就是“中國風”糅進時尚元素的最好創新;1986年田震原唱的《一萬個溫柔》,經龐龍的深情演繹,讓人們從內心感動了一次,也重新認識了龐龍的歌聲。我們有理由說,要相信音樂本身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同時相信音樂人本身的內在魅力。聽音樂是不需要領掌的,當音樂引發共鳴時,掌聲自然會響起來。了解音樂人是沒有必要過度吹捧的,靜靜傾聽就足夠了!
這是一臺創作風格多元、演唱多元的藝術混搭盛宴。從戴玉強演唱的《老家》、霍勇演唱的《艦艇編隊之歌》,到常思思演唱的《天泉》,可見作者藝術功力的深厚和內容的廣度;從呂繼宏演唱的《水兵小唱》到呂薇演唱的《四海為家》,民歌創作得心應手;從龐龍演唱的老歌《一萬個溫柔》、程琳的《媽媽的吻》到姚貝娜演唱的新歌《海藍 海藍》,流行音樂創作融通中西,日臻成熟;而重編的曹芙嘉演唱的《樓蘭姑娘》、蝌蚪組合與顧莉雅演唱的《故鄉情》為這臺晚會錦上添花。值得關注的還有譚晶演唱的壓臺大歌《如畫江山》,采用通俗與美聲歌劇旋律,展示作曲家對新創作手法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