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前排左)被孟京輝認為有一種“親切的能量”,這也是主人公福貴身上的特質之一。 高尚 攝
明晚至8月4日,話劇《活著》將在北京保利劇院再度上演。該劇改編自作家余華的同名小說,由孟京輝執導,黃渤、袁泉領銜主演。8月2日,本報將邀請10名觀眾走進劇場欣賞該劇。
小說《活著》講述的是民國時期一個地主家的少爺福貴,年輕時嗜賭放蕩,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后,福貴一家成為佃農,并很快被國軍抓壯丁,卷入了國共內戰。隨著一系列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歷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后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上世紀90年代,《活著》曾被張藝謀拍成電影,并奪得第47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影片中“福貴”的飾演者葛優更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但在原作者余華眼里,電影版卻“有些別扭”。余華認為,電影版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戲份改動較大,還強化了“文革”的場景。而此次孟京輝執導的《活著》,故事最大程度忠于了原著,劇中還大段再現了小說的片段。但在導演手法上,孟京輝沒有墨守成規,在一些重要場面的處理上不乏新意。比如“福貴”的兒子“有慶”死時,黃渤飾演的“福貴”奮力砸飛30個礦泉水瓶。
張武為該劇設計的舞臺十分獨特,整個舞臺遍布溝壑,這些“深溝”隨著故事推進,場景的變更,成為農田或是戰壕。演出中,演員既可藏身其中,又能隨時現身,舞臺空間非常靈活。在本次觀劇活動的最后,10名觀眾還將有機會走上舞臺,近距離參觀體驗這個獨特的舞美設計,并與導演等主創進行深入交流。
■ 選角
余華:黃渤就是福貴
在《活著》最初策劃時,孟京輝曾想要邀請葛優加盟,但葛優因家事耽擱而婉拒。距離最后演出只剩兩三個月時間時,孟京輝與黃渤在火鍋店的一次碰面,最終敲定由黃渤出演主人公“福貴”。在孟京輝看來,黃渤有一種“親切的能量”,以及“平緩遞進表達的魅力”,這也是“福貴”身上的特質之一。在上了排練場后,黃渤又讓孟京輝大吃一驚,“知道他厲害,沒料到他這么厲害”。去年《活著》首演時,黃渤的表演也收獲了一片好評,他的表演沒有舞臺腔,同時精準而細膩。連余華看完都說,他直接就是福貴。
而對黃渤而言,最早他和孟京輝接洽時,孟導是邀請他合作一部音樂劇。黃渤便一心想著演一部《空中花園謀殺案》那樣的音樂劇,“又唱又跳,挺過癮”。但沒想到,接演的這部《活著》實在是塊燙手的山芋。戲里,黃渤三個小時都在臺上,并且幾乎背下整本小說。在去年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黃渤表示,小說里是淡淡的積累,到一定量,有一個爆發,“但在舞臺上,你說‘平靜’這玩意兒怎么演啊!”黃渤說,演《活著》是“把自己扔出去一回”。
導演談
做《活著》,別人肯定拿你跟原著比。我是無所謂,我肯定做得好,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做。我說,《活著》是一條河流,我們把我們自己的物品扔到河里,讓它們在河上飄,我們不去做判斷。這戲最重要的不是突然出現的震撼效果,而是一種疊加,是水滴石穿。當死亡變成了命運,和男主角福貴產生對話的時候,你就不再怨恨死亡和命運了。《活著》的舞臺美術也真夠獨特的,我走過全世界各個地方,還沒見過給演員挖溝的舞美。它有一種田野的憂傷,更重要的是功用很巧妙。舞臺瞬息萬變,表演有種神奇,人一低頭,沒啦。太出人意料了,這對我來講是一次很奇特的旅程。 口述:孟京輝
新京報觀劇招募 第146期
話劇《活著》
時間:8月2日晚7:00
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名額:10人
報名郵箱:xjbgj@163.com
請寫下你對該劇的期待,留下真實姓名與手機聯系方式,發郵件(不要粘貼附件)至報名郵箱,郵件標題務必為:劇名+姓名+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