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杰出的人民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離休干部、晉劇“牛”派創始人牛桂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3年6月18日凌晨1時6分不幸去世,享年89歲。
牛桂英同志,女,1925年6月19日出生,1948年12月參加工作。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劇協山西分會副主席,第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屆全國文聯委員,山西對外友好協會理事,省婦聯執行委員,太原市新新晉劇團副團長,山西省晉劇院副院長、名譽院長,山西省戲曲學校校長等職。
牛桂英同志的一生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貧窮苦難的童年歲月、坎坷磨難的青年時期、中年輝煌的事業和晚年幸福的生活。
牛桂英出生在山西晉中榆次小張義村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6歲做了童養媳,百受打罵折磨。9歲投身梨園學藝,拜李庭柱(藝名二牛旦)為師。14歲以扮演《揀柴》中姜秋蓮和《游花園》中的梁鳳英初登舞臺。主攻小旦和青衣。后入祁縣韓國華戲班。二十世紀30年代末,正式出徒登臺。風餐露宿,月夜趕戲,開始在晉中、榆次、太原一帶艱難地演出謀生。
在白色恐怖的舊中國,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下,戲班里的藝人們輾轉漂流,度日艱難。此時的藝人們只有強強聯手,同臺獻藝,這時同牛桂英搭班的名流有蓋天紅、毛毛旦、水上漂、丁果仙、筱桂桃等。牛桂英主演的劇目愈來愈多,有《斷橋》《教子》《祭江》《狐貍緣》《贈劍》等。為了生存,她們到了內蒙、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演出。牛桂英經過自己多年來的勤奮努力,刻苦探索和老師們的通撥教誨,深沉厚實,婉轉纏綿,含蓄雋永的“牛派”演唱風格逐漸形成。
新中國成立后,牛桂英的藝術生命迎來春天。1951年,丁果仙邀請牛桂英加入了太原市新新晉劇團,委任副團長。1955年,丁、牛、郭、冀為主演,晉劇《打金枝》成功搬上了銀幕;1961年至1962年,牛桂英與丁果仙合演的《走雪山》隨青年團排演的《小、殺、算》赴北京展演,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彭真等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山西官方稱,牛桂英同志的一生是為晉劇藝術無私奉獻、拼搏奮斗、做出卓越貢獻的一生。半個多世紀里,她上演的大小劇目多達120部。創造了晉劇“牛派”藝術,推動了晉劇藝術的創新和發展,培養了眾多晉劇青年人才,為后輩為晉劇劇種藝術留下了一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財富。
據了解,定于2013年6月22日早8:30分在太原市龍山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王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