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國內知名民營舞臺劇品牌“開心麻花”正式簽約,成為開心麻花的股東。
舞臺劇領域的領軍者、春晚舞臺上的新鮮血液、原創音樂劇的商演、周播網絡劇及電視節目秀的新嘗試……開心麻花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帶給受眾快樂的正能量。開心麻花的快樂,不僅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深深喜愛的精神財富,也創造了物質財富,正因此,開心麻花吸引了諸多投資人的青睞。
選擇:國資號基金投資民營舞臺劇品牌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中央批準設立的唯一一支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及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總規模200億元人民幣,首期募集60億元。該基金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選擇文化內容和傳播渠道領域中市場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傳統文化及文化創意和新媒體企業,通過主導投資或共同投資等方式進行股權投資。
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振興文化產業這一重大舉措的大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本著“價值投資”的基本投資理念,選擇與開心麻花合作,一方面說明國家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趨勢勢在必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投資人的眼光獨到銳利,能夠發現成長型企業背后的品牌價值。
開心麻花是立足于喜劇舞臺劇的綜合性娛樂文化公司,成立于2003年,在經歷了艱難的創業階段后,逐漸建立品牌影響力,產業規模逐漸擴大,共計原創19部舞臺劇作品,僅2010至2012年三年的大劇場演出場次就達千場。目前,在年度大劇場演出場次、票房收入、觀眾人數等指標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是京城喜劇舞臺最具有市場號召力的民營企業。2012年,開心麻花首次登陸央視春晚,創作并演出小品《今天的幸福》,參演小品《天網恢恢》、《面試》,耳目一新的喜劇風格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2013年,開心麻花成為首個以兩臺原創小品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國內演出機構,小品《大城小事》、《今天的幸福2》紅遍大江南北,開心麻花也在一夜之間成為全國觀眾矚目的娛樂品牌。
此次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向開心麻花投入價值不菲的資金,代表著其對開心麻花品牌的發展前景有著充足的信心。開心麻花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亦有了更強有的財力和其他資源的支持,將為開心麻花未來的快速成長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探因:開心麻花良性發展受投資人青睞
提到國資號資金為何選擇開心麻花這個民營品牌,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杭說:“開心麻花作為話劇市場的龍頭企業,其盈利能力以及持續增長方式符合文化內容和傳播渠道中‘市場條件好、具備良好盈利記錄和穩定現金流、預估資產具有盈利潛力’等要求”。
成立至今發展十年,開心麻花獨創“賀歲舞臺劇”概念,以幽默智慧的爆笑舞臺劇風格見長。2003年首創賀歲舞臺劇概念的《想吃麻花現給你擰》、2009年第一部演出100余場無間斷的《索馬里海盜》、2010年被新浪網熱評為“2010最具人氣話劇”的《烏龍山伯爵》、2011年京城大劇場票房冠軍《旋轉卡門》、以及讓人有哭有笑全新風格的溫暖喜劇《夏洛特煩惱》……開心麻花憑借一部一部的原創作品,成為民營舞臺劇的領軍品牌。在票務代理公司大麥網提供的大劇場票房排行榜上,開心麻花幾乎一直居于榜首位置,甚至常常出現票房排行前十開心麻花占據近半的情況,許多票務公司的人說,如果開心麻花排名下滑,唯一的原因就是它的門票所剩無幾了。
在喜劇話劇獲得市場認可后,開心麻花開始嘗試新的產品線,培養新的觀眾群。
2009年,開心麻花推出首部原創音樂劇《白日夢》,雖然首輪演出票房不佳,但獲得了業內外的一致認可,并憑借好口碑和中國電信等公司達成合作。2010、2012年,改版后的《白日夢》先后在北京等地上演。2010年,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導演的原創音樂劇《爺們兒》首演,雖然業內一片好評,但票房一般。2012年,改版后的《爺們兒》在北京再次演出,將開心麻花的喜劇基因、音樂劇(包括現代音樂和舞蹈)的表現方式、京劇的片段和唱腔、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在一起,票房大獲成功,讓一大批年輕人像當年追逐開心麻花喜劇話劇一樣追逐開心麻花音樂劇。
2011年,為讓更多北京城以外的觀眾、還沒有機會走進劇場的觀眾感受開心麻花的快樂,開心麻花原創網絡劇《開心麻花劇場》,在樂視網獨家首播,第一集播出7天點擊過億。
2013年,開心麻花以兩臺原創小品《大城小事》、《今天的幸福2》成為央視春晚舞臺的閃耀明星,讓全國億萬觀眾都認識了制造快樂的開心麻花。
在不同領域的嘗試,開心麻花的原則都是堅持創新精神,保證作品質量,同時堅守帶給大家快樂的精神產品的路線。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說:“開心麻花今年將向電影、電視劇領域拓展,未來的開心麻花將是一家立足于舞臺喜劇的綜合性娛樂內容提供者,舞臺將是我們培養團隊、打磨項目的平臺;影視將為我們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并喜歡開心麻花。在可以預見的幾年內,無論出品哪種體裁的藝術作品,我們都會堅持喜劇方向。”
啟示:精神產品帶來快樂更制造財富
隨著每一部作品的推出,開心麻花的快樂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凝聚了一批熱愛喜劇的創作、表演人才。
沈騰、閆非、彭大魔、馬麗、王寧、常遠、艾倫、杜曉宇……這些開心麻花舞臺上的明星都和開心麻花一起成長,他們提到開心麻花的時候都覺得這里是一個“大家庭”,可以在自由的氛圍下表達他們的創作理念。和影視劇相比,話劇的演出收益堪稱菲薄,但這些演員依然堅守在舞臺上,因為和觀眾直接的交流、站在舞臺上謝幕的那一刻獲得的掌聲與歡呼,對他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
開心麻花也吸引了一大批向往快樂的粉絲。2012年4月,開心麻花攜經典喜劇《烏龍山伯爵》首次來到上海,為了支持開心麻花在上海的首演,北京十余名粉絲自己購買機票、訂酒店前往上海觀看演出,還特意制作了刻有演員名字的燈牌。粉絲跨城助陣巡演,在話劇史上實屬首次。此舉感動了上海戲迷,當地戲迷紛紛發微博說,會來北京看開心麻花新作品。
粉絲與開心麻花之間的趣事、感人事跡數不數勝,曾有孕婦在預產期提著“待產箱”前往海淀劇院觀看開心麻花,準備一有情況直奔海淀劇院醫院;也曾有觀眾在即將做腦手術前特意看一場開心麻花;有觀眾在看完演出后發微博稱:“大家有生之年都應該看一看開心麻花”……
北大教授張頤武曾說:“開心麻花系列舞臺劇不同于主旋律作品,她是娛樂產品,不可或缺,同樣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首先,她提升了年輕人的幸福感,熨平了大家的焦慮、抱怨、憤怒等情緒;其次開心麻花熱烈的演出氛圍對年輕人的自我認同很有幫助。”
能夠將許多喜劇人才聚集到一起,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時尚,吸引投資人的目光。開心麻花在向觀眾傳遞快樂的同時,自身也在快樂地成長,他們用快樂創造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