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街頭隨處可見的嘉年華演出
一次偶然的閱讀經歷,讓演員黃磊知道了在江南一隅,有一個被他誤看成“鳥鎮”的水鄉古鎮——烏鎮,于是之后便有了清新、文藝的電視劇《似水年華》。10年前,這部講述愛情故事的電視劇將靈動秀美、古樸雅致的烏鎮帶到了觀眾眼前,烏鎮也因此有了“愛情小鎮”的稱號,成為很多情侶向往的旅游好去處。10年后,烏鎮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同樣與黃磊有關,而這次源于戲劇節,源于一群人的戲劇夢。
由知名戲劇人賴聲川、黃磊、孟京輝共同發起的首屆烏鎮戲劇節,自5月9日開幕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成為微博的熱點搜索詞匯、各大媒體的重點報道對象。3年籌辦、5億元投資、7家劇院、6部大戲、超500場嘉年華演出……這些有關烏鎮戲劇節的數據不斷刺激著大家的神經。而同時很多人也有著這樣的疑問:小小古鎮何以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戲劇節?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又將如何實現收支平衡?戲劇節與烏鎮的結合能產生怎樣的反應?戲劇節能否助烏鎮再次華麗“轉身”?
這是有關戲劇的狂歡節
黃磊說,烏鎮戲劇節圓了他的戲劇夢,他相信戲劇節肯定會舉辦很多屆。賴聲川說,希望烏鎮戲劇節成為中國的阿維尼翁戲劇節。戲劇節名譽主席、美國現代劇場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羅伯特·布魯斯汀預言,這里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戲劇節之一。3位戲劇人的言辭中流露出了對烏鎮戲劇節十足的信心。的確,在國內眾多的戲劇節中,無論劇目、主題活動安排,還是明星陣容,首屆舉辦的烏鎮戲劇節都是屈指可數的。
《如夢之夢》、《四世同堂》、《鐵軌之舞》等6部國內外經典戲劇的集中上演,可以說是最吸引普通觀眾眼球的。票價從50元到2013元不等,大多數戲劇票雖價位不俗,不過賣得很不錯。據了解,早在開幕之前,這幾部戲的票就幾乎被售光了。有很多觀眾反映票難買。不過,也有游客表示,票價太高看不起。
6部經典大戲雖受關注,卻不是本屆戲劇節的重點。黃磊說:“6部大戲是個噱頭,用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青年競賽單元才是我們的重點。青年戲劇人是中國戲劇的未來和希望,戲劇節想要給青年戲劇導演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有機會向戲劇大師學習和交流。”青年競賽單元吸引了很多青年創作者的參與。入圍劇目《映》是陳卓專門為戲劇節創排的戲。能夠入圍讓陳卓興奮不已,“觀眾可以通過提前預約,免費觀看競賽單元的演出。我們這個劇的票早早就預約完了,所以不擔心沒有觀眾,我們現在就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希望有機會拿到‘小鎮獎’和20萬元獎金。不過,如果沒有獲獎,也不遺憾,看了這么多好劇,與這么多知名戲劇人交流已經讓我們覺得賺翻了。”陳卓說。
古鎮嘉年華是戲劇節的另一個高潮。來自國內外的120多組藝術表演團體以木屋、石橋、巷陌甚至烏篷船為舞臺,獻上了超過500場演出。戲劇節期間,可以隨處看到街頭戲劇、現代表演藝術以及各種曲藝雜耍,給烏鎮的游客帶來很多驚喜和特殊的旅游體驗。
古鎮轉型 戲劇助力
據了解,在烏鎮舉辦戲劇節是受到了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英國愛丁堡藝穗節的啟發。法國的阿維尼翁是座只有8萬居民的小城,自1947年開始舉辦戲劇節,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戲劇節之一。在每年的7月,戲劇節舉辦期間,都會有數十萬的戲劇愛好者“擠進”這座小城,而由此帶來的收益自然也非常可觀。
像阿維尼翁這樣,在歐美國家,借助戲劇節、電影節或論壇而聞名世界的小城并不在少數,如戛納、達沃斯等。而在國內,各類節展或論壇也不少,但是都集中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一直與小鎮無緣。小鎮得以聞名多數是因為旅游項目的開發。近幾年,不少旅游小鎮涌現出來,不過同質化嚴重,小鎮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如何尋求突破是個棘手的問題。4月上旬,湖南鳳凰古鎮嘗試推行“一票制”,即每一位進入鳳凰的游客都要收取148元的門票費,這一政策引發了當地居民和游客的不滿。而同為古鎮的烏鎮,舉辦戲劇節自然也是尋求自身發展突破的一個策略。借助戲劇之力,從旅游古鎮向文化古鎮轉型,無論對烏鎮來說,還是對戲劇來說都是一次有意思的嘗試。
戲劇節主席、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古鎮千鎮一面,同質化嚴重的今天,通過舉辦國際化文化活動,可以豐富旅游品牌,讓烏鎮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如果說烏鎮能夠成為真正的文化小城,有內容、有概念、有環境,我相信它的輻射帶動遠遠比旅游來得深遠、廣泛。”陳向宏說。
黃磊說:“戲劇節的支撐點是烏鎮。烏鎮戲劇節正如一場戲,烏鎮唱主角,同時參與表演的有《如夢之夢》,有嘉年華,還有你和我。”這場由烏鎮唱主角的戲不管未來會是什么樣,但目前來看還很精彩。
戲劇節后,繁華能否依舊
古鎮要華麗“轉身”,戲劇夢要實現都需要現實的支撐。烏鎮戲劇節5億元的投入可謂是大手筆,其中包括斥資4億元建設的烏鎮大劇院,另花費大力氣又改造了幾家劇院。現在,小小的烏鎮有國樂劇院、蚌灣劇院、秀水廊劇院等7個劇院。11天的狂歡之后,如何回收成本,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劇院,戲劇節為烏鎮帶來了什么等問題將逐漸顯現。
“5億元的投資更多的是學費,萬事開頭難,總要先起步讓人家了解你。四五年內很難看到收益,何時收回成本也沒有算過。我的底線是旅游業維持正常運轉。”陳向宏表示,作為烏鎮人,想讓烏鎮的孩子也能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樣從小有文化熏陶,也希望年輕人多來烏鎮。
在烏鎮,居民不多,主要是觀光客。如何合理利用這7家劇院是一個問題。藝術家陳丹青表示,在烏鎮舉辦戲劇節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可以說現在是開了個好頭,不過接下來還會有很多問題,有沒有這么多的戲劇資源填充這里的劇場,有沒有這么多觀眾來支撐戲劇演出。另外,劇院的運營和維護也需要一大筆費用。“這個戲劇節其實不完全是烏鎮的,它也是浙江的、全國的。希望能夠帶動各地有資源、有思路的人來到這里獻計獻力。”陳丹青說。
戲劇節相關負責人陳女士表示,維持戲劇節的活力需要保持它的純粹性,戲劇節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收益的。接下來這幾年是給大家也是給烏鎮一個時間,推動戲劇發展、培育戲劇環境、培養戲劇觀眾。關于戲劇節運營資金和劇院的使用、管理問題,組委會也在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