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重慶市歌劇院原創歌劇《釣魚城》獲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頒發的“金孔雀大獎”綜合大獎以及編劇、作曲、導演、舞美、燈光、表演和組織所有單項獎。該劇還曾榮獲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金獎、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等。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角度,在全國范圍內為最優秀的少數民族題材劇目進行評價和頒獎,《釣魚城》是第11個“金孔雀大獎”劇目。歌劇《釣魚城》因其“以戰成和、以和為天”的思想價值和在編劇、音樂、導演、表演方面所體現的較高藝術品質獲得了戲劇專家們充分的肯定。
少數民族題材的新突破
《釣魚城》以700多年前的歷史上的釣魚城之戰為背景,講述了重慶釣魚城下蒙古大軍與南宋軍民經過慘烈戰爭和強烈內心矛盾后,最終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夺烎~城》不是簡單記述戰爭,而是更多地彰顯了人性,超越了戰爭和忠義概念,追求的是民族融合和對生命的尊重。重慶歌劇院院長劉光宇介紹:“過去對戰爭題材沒有這樣的解讀。以前提到釣魚城的歷史,就是侵略與被侵略。怎么代表這個時代?”歌劇《釣魚城》擯棄了舊觀念,其具有時代感的立意讓全劇活了起來。
“這個戲在民族關系、民族心理、民族因素的拿捏上是很準確的?!敝袊贁得褡鍛騽W會會長譚志湘評價說,“這個題材大家非常關注,也是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但是很難表現,而《釣魚城》站在大的中華民族的立場上,塑造了兩個民族性格中可貴的品質,共同塑造了偉大中華民族的形象。比如漢族守將王立,在釣魚城堅守了36年,他堅毅、勇敢、有韌性,是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表現;蒙古族的可汗忽必烈能夠放棄屠城復仇,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襟懷。這種對人性化的思考有現實意義,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是具有進步性的?!?/p>
《釣魚城》構思難,怎么樣處理戰與降、蒙與漢、敵對雙方心理變化,這要求該劇劇本既尊重歷史,又有藝術的概括。梅蘭芳紀念館館長秦華生認為,“這部戲貴在從幾位真實的歷史人物的身上,通過他們獨特的身份、個性和每位人物在戰爭中起的作用來反映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包容寬厚的民族理念?!?/p>
用西洋大歌劇演繹民族題材
用西洋歌劇形式演出中國題材是難度非常大的,既要有大歌劇的氣勢,又有如何民族化表現的問題存在。” 譚志湘評價《釣魚城》“把王立、熊爾夫人、忽必烈、蒙哥這些形象塑造在舞臺上被大家接受是很不容易的,在西洋歌劇上也是一個突破”。
作曲家景建樹同樣認為,“《釣魚城》的出現是近年來歌劇上的一個重大收獲。無論是元素的選擇,還是具體的技術手段都是非常恰如其分的。音樂詠嘆調,音樂間奏曲,風格的把握和音樂語言的運用都是非常恰當的。”
劉光宇說:“《釣魚城》中的音樂汲取了大量民族民間素材,其中有王立演唱的《滿江紅》旋律、忽必烈唱出的蒙古長調,以及熊爾夫人演唱的姜白石古曲。”
藝術上多方面的成就
該劇的成功,不僅由于它的選材,而且在藝術上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和質量。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秘書長李悅說:“該劇充分運用了歌劇特有的藝術手段獨唱、對唱、重唱、合唱,或宣敘或詠嘆。蒙軍和宋軍合唱不僅表現了殘酷戰爭的氛圍,也把人民心中盼望和平的心理宣泄出來。此外還給人視覺的震撼,舞臺可以360度旋轉。轉臺很好地把城外和城里在戰爭狀態下的氛圍表現出來了?!?/p>
這部戲的導演王曉鷹還運用了多重時空的藝術手法,比如王立、忽必烈、王立母出現在同一場景,三人隔空對唱還有重唱。多重時空的藝術手法在這部戲中起了非常好的作用。秦華生說:“舞臺上跨越時空的處理,觀眾能夠感受到劇中的驚心動魄,能夠打動在場的觀眾,同時使觀眾產生歷史性的沉思、人性的思考。”
國家京劇院導演李學忠說:“《釣魚城》是重大的歷史題材,有地域性、民族性,大氣磅礴、氣勢恢宏?!本敖浣ㄗh《釣魚城》進一步精益求精,“作曲家除了善于運用蒙、川音樂,還要有對蒙、川方言的學習和把握,這樣使自己能夠熟練地掌握當地民族音樂的神韻和語言的魅力。西洋歌劇提供了朗誦調骨干脈絡,二度創作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使朗誦調的語言更符合劇情的語氣、感情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