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年登臺一次直哆嗦,到倆月之內連演兩次全本大戲
擂臺賽助青年京劇演員嶄露頭角
“王三姐——”“怎么——”,伴隨著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一句念白,北京京劇院25歲的程派青衣李麗款款上臺。聽了這一聲,聚光燈外,程派名師李文敏臉上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欣慰。昨晚,第二屆青年京劇演員(北京)擂臺邀請賽賽程過半,北京京劇院選送的《紅鬃烈馬》全本大戲在長安大戲院上演。飾演王寶釧的青年演員李麗,堪稱“黑馬”,博得不少名家和票友的關注。
李麗的名字對大多數戲迷來說還很陌生。這個2010年才來到北京京劇院青年團的演員,頭兩年只能在“五四”青年節那天的青年京劇演員演唱會上,有機會登上大劇場的舞臺。“一年登臺一次,當然緊張、惶恐。”李麗說,她只好抓住比賽來練兵。去年,她接連參加央視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和本次比賽的院內選拔賽,潛質漸漸顯露。
這次李麗的參賽劇目《紅鬃烈馬》是恩師李文敏選的。這是一部“吃功”的戲,京劇多個流派都唱,能否唱出程派的韻味,就看演員的本事。為此,李文敏輔導李麗半年多,單是“武家坡”一折開頭的幾句念白就輔導了兩個星期。“‘千金話白四兩唱’,念白,得注重語氣感,這語氣來源于生活。”李文敏說,年輕人普遍基礎不牢固,選這部戲就是為了“砸基礎”。而李麗也不負師傅期望,半年下來唱念做打各方面均有提高。“你看她現在舞水袖,就不會賣弄,而是跟著人物走。”李文敏悄悄評價。
不過,登臺表演,李麗還是緊張。今年2月,她曾在長安大戲院演出全本《紅鬃烈馬》,當時緊張得下臺時都不知道要往哪兒走。這回第二次登臺長安大戲院,才覺得放松一些。“只有讓青年演員有更多機會登臺,才能出現更多‘黑馬’。”李文敏說,本次比賽的61名參賽選手中,60位是首次參賽。沒有名家名角,青年演員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最能看出潛力,李文敏已經在這次比賽中發現了幾個未來之星。“看到他們嶄露頭角,特別替他們高興。希望他們能抓住機會,盡快提高。”李文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