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武俠巨制《葉問》在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播出接近尾聲。與此同時,由于
【問導演】
葉問為何成了傳說中的“瘟神”,還當上了漢奸?
相較于甄子丹的功夫版葉問,梁朝偉的紳士版葉問,電視劇《葉問》播出后,觀眾發現鄭嘉穎飾演的葉問反差很大。劇中的葉問不僅青澀、儒雅,還因各種疑惑而愁眉苦臉,對什么都好奇。比如剛到廣州,他就為血雨腥風不擇手段的革命而疑惑,隨后他又對亂世中的人性情感,以及無休止的武林爭斗和國難中的武者作為感到迷茫。有網友就調侃:“電視劇版葉問是問題青年,思想家。憂國憂民,文藝范兒十足。”
劇中的葉問命途多舛,而他身邊的人也跟著悲催。父母因為葉問家產喪盡,生活潦倒。妻子一家遇到葉問后,狀況連連。他的兄弟朋友也是死的死,悲劇的悲劇。就連喜歡葉問的珍妮原本過得挺好的,認識葉問后也命途坎坷。有網友說:“出場超過20分鐘的人物中,認識葉問的幾乎都在倒霉,輕者眾叛親離,重者死傷。葉問,難道你就是傳說中的瘟神?”此外,劇中葉問為了重病的兒子當漢奸也讓一些網友吐槽:“一代宗師當漢奸,毀三觀啊。”
導演范小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葉問也是如此。他能從一個迷茫武者最后成為一個具有大視野、大情懷的武學大家,除了自身在不斷思索中進步,各種磨難的錘煉也是重要原因。親人、愛人、朋友兄弟的受傷害讓葉問倍感痛苦,這些痛苦不僅推動著劇情動蕩式向前發展,也刺激著葉問對周遭提出疑問,一步步開始蛻變。至于葉問當漢奸,首先他不是主動去當,其次,他忍著屈辱和誤解承受漢奸的罵名是為了重病的兒子。這恰恰體現了葉問為人父的擔當與奉獻,舐犢情深,令人動容。
【問主演】
不懂功夫演葉問怎么能“震撼”?
作為
主演鄭嘉穎:坦白說,葉問是我最沒把握的一個角色,但是劇本打動了我,因為這個挑戰實在太難得了。當然,我沒有武術功底,跟甄子丹老師相比,我演的葉問不可能靠拳腳取勝,劇中的打戲很好看,那多是武術指導老師的功勞,我是盡我最大努力演好武戲。其實,武林高手以一敵多的情況在影視劇里很常見,這只是表現手法,可以有一些夸張。在我看來,打得怎么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戲并不是在渲染打打殺殺、血流成河的暴力場面,而是更加注重內在東西的表達。《葉問》不是用武力表現傳統武俠劇中的快意恩仇,而是將個人恩怨放下,以民族大義為重,呈現一種寬容、謙遜、悲憫、渴望尊嚴的文化內質。就像導演說的,葉問身上擁有的功夫和精神,不再是只為了在江湖上取得聲名地位,更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反抗侵略的一種方式。
【問編劇】
葉問陷入“三角戀”,有這樣編的必要嗎?
在以往
鄭嘉穎(代答):葉問是百分百好男人,是好男人,女人就會喜歡。所以嚴格地說這不是三角戀,只能算葉問有一個紅顏知己,珍妮的出現只是小插曲,她對葉問的感情是少女對偶像的傾慕,不是真愛,她跟阿寺的感情才是屬于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