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堅稱《功甫帖》為真跡
紐約蘇富比所拍的蘇軾《功甫帖》分四部分,此為第一部分上書“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九字。
取自翁方綱《功甫帖》雙鉤填墨摹本。
蘇富比所拍賣的《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館三位研究員質疑為偽作后,昨日下午,蘇富比如約給出了其鑒定《功甫帖》為真跡的回應。該份《蘇富比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 以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署名,堅稱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的蘇軾《功甫帖》是蘇軾真跡的墨跡本。
對此,《功甫帖》買家劉益謙稱在蘇富比出回應文章之前,自己也看了很多相關文章,個人認為《功甫帖》是真跡。而提出質疑的人員之一單國霖則告訴新京報記者,暫時沒看到蘇富比相關文章,不做回應。
蘇富比 批駁上博研究員質疑
在回應文章中,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就“鑒藏印多為偽印”、“騎縫章問題”、“翁方綱題跋與題詩是偽作”等質疑逐條做出了批駁。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稱,蘇富比專家團隊經過再次論證,并聽取了包括中國大陸文博前輩在內的國際及國內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專業意見,堅持認為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成功拍賣的蘇軾《功甫帖》,是一件流傳有緒,歷經清初安岐《墨緣匯觀》等歷代專著著錄,包括近現代鑒定大家張蔥玉、徐邦達先生鑒定并肯定為蘇軾真跡的墨跡本。不同意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員所指認的該作品是清中晚期“雙鉤廓填”本的結論。
紐約蘇富比還在回應中指出,其不同意鐘、凌二位所指認的上博現藏蘇軾《劉錫勅帖》也是清中晚期“雙鉤廓填”本的觀點,“我們支持徐邦達先生所做的蘇軾《劉錫勅帖》系明人偽筆的鑒定結論。”
對此,上博研究員單國霖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稱,目前還沒看到蘇富比的回應文章,暫不發表任何意見。
買家 “堅信這件東西是真跡”
作為《功甫帖》買家的劉益謙早在1月1日上博研究員發表相關文章時,便對新京報記者稱,一旦兩份報告各執一詞時,自己也會根據各種意見來評判到底是誰的論據更有說服力。
昨日針對蘇富比方面給出的《功甫帖》為蘇軾真跡的回應文章,劉益謙告訴記者,“這十幾天里我看了網上很多人發表的文章,很多觀點更接近事實。從我個人而言堅信這件東西是真跡?!?/p>
劉益謙稱,上博質疑為偽作的邏輯在其看來是不成立的,“你應該拿蘇軾原件來做對比,而不是拿拓本做對比。”
劉益謙還表示此次質疑事件后,也引發了其他相關的疑問。類似徐邦達曾在《故宮博物院》院刊書畫鑒定百例“蘇軾《宣德郎劉錫勅草》一頁”的署名文章中記載:“曾見賜《宣德郎劉錫勅草》一通,在《蘇米翰札》合冊中,見之《書畫鑒影》卷一〇,聞今已分拆。其中蘇書《功甫帖》、米芾書《惡札帖》,現藏上海博物館,皆真跡無疑。”
劉益謙告訴記者,“徐邦達當年稱蘇軾的《功甫帖》藏于上海博物館,為真跡。那現在上博要不把真的《功甫帖》拿出來,要不就是如此前有知情人爆料說的,上博將其當成假的退回去了?!?/p>
對此,記者聯系上海博物館館方辦公室,其表示對此不做回應。
■ 爭論焦點
1 鑒藏印
上博研究員
指認該蘇軾《功甫帖》墨跡本(下稱“墨跡本”)是“雙鉤廓填”的偽本,鉤摹自清代《安素軒石刻》;指認墨跡本上除許漢卿藏印外,其余鑒藏印皆為清中期以后偽印,理由是所有鑒藏印印色相同。
蘇富比
墨跡本從上至下右側第一方半印及左側第一方半印印色略淺,明顯與其他七方藏印印色不同。墨跡本右側第二方“世家”半印及左側從上至下第四方“義”字形半印印色明顯與其他藏印又不同。通過對《功甫帖》上“安儀周家珍藏”諸印與上海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上所記載的印鑒對比,認為墨跡本應該不存在上博研究員所說除許漢卿印之外,全部鑒藏印是偽印的指認。
2 騎縫章
上博研究員
指認墨跡本是從拓本翻刻而來,證據是墨跡本上“世家”半印作為騎縫章與芯紙邊緣卻尚有距離。
蘇富比
墨跡本上“世家”半印右側與作品邊沿的距離,蘇富比方面稱這明顯是作品覆褙紙出座與作品本箋形成的距離,這是書畫裝裱尤其是古書畫裝裱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不存在任何問題。
3 翁方綱題跋與題詩
上博研究員
單國霖論文質疑墨跡本上另紙同裱部分翁方綱題跋及題詩的真實性,理由是翁氏書法結構不穩,“翁方綱”、“寶蘇室”二印有疑問,且題跋與翁氏《復初齋文集》所載跋文內容有出入。
蘇富比
類此翁方綱題跋風格的其他翁氏題跋并不少見,我們可以參見《大觀太清樓帖》宋拓本第六卷(南京大學圖書館藏)上的二則題跋。從這三則題跋的書法風格和書寫水準來看,無疑是一致的。
而至于墨跡本上翁氏題跋與題詩與《復初齋文集》中記載個別有出入的問題,可以認為《復初齋文集》很有可能是根據翁氏家存的底稿編輯的。
4 墨跡本or“雙鉤廓填”本
上博研究員
鐘銀蘭、凌利中在文章中指認此墨跡本是“雙鉤廓填”的偽本。
蘇富比
墨跡本上另紙同裱的翁方綱“油箋雙鉤”本《功甫帖》雖較好地再現了蘇軾書法的外形,但無法表現自然書寫時筆鋒的轉折、墨色的變化等。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