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的繼承與創新
時間:2014年01月03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吳 華
清代沈銓蘭石圖(刺繡)蘇繡藝術創新中心制作
2013年12月27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張美芳蘇繡藝術精品展在京舉辦。本次展覽共展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專業委員會會長張美芳設計及制作的蘇繡精品70余件(套)。
作為蘇州刺繡技藝的引領人,張美芳帶領蘇繡藝術創新中心的技藝人員,不斷對藝術與蘇繡技藝進行創新探索,從不滿足于僅以刺繡技藝對畫作、攝影做簡單的復制。她通過對繡線和底布進行工藝革新,用刺繡生動再現出李政道所描繪的《金核子對撞科學圖像》;還創造性地運用傳統針法對吳冠中的彩墨畫、常沙娜設計的《敦煌藻井》以及藏族唐卡、古代書畫等進行了第二次藝術創作;一組藝術效果神奇的《萬花筒》刺繡作品同樣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力。這些具有時代新風的刺繡藝術品全面地反映了張美芳對于蘇繡傳統針法的全面繼承,更難得的是她在刺繡藝術上極富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她認為要保證非遺的活力必須發揮傳承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但刺繡藝術的創新不能改頭換面,原有的工藝特點和文化基因不能拋棄。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