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智之樂——孔仲起山水畫觀感
黃果奔雷(中國畫) 孔仲起
每讀孔仲起的山水畫,總感到一種特殊的親和力。其深厚的傳統功底,加之由新近的歷史和當代生活的深刻體驗鑄造而成的意境,把觀者很自然地帶進了他的藝術世界,體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與形式要求下,畫家是如何出色地解決他所面臨的藝術問題的。概括地說,孔仲起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山水寫生”的問題。具體地說,他的寫生法發明了新的云水表現范式,為中國山水畫提供了新的形式語言。
寫生在西語中的意思是“依據生活繪畫”,我國的傳統術語即“師造化”,它不僅對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而且對整個人類繪畫史的發展都起著關鍵的作用??字倨鹫J為,寫生并非簡單地深入生活、模仿自然,而是關乎藝術生命、藝術風格和技巧的大問題:一切知和識、文和藝都源于對生活的感受,真正的藝術家應具備描寫生活、感悟生活的秉性。憑借對生活的感悟,孔仲起總能以平實的筆墨讓人們熟視無睹的景色煥發新意,并將那種富有現代感的崇高氣勢寓于這些常見之景。而這也是他在技法創新之外對山水畫的真正貢獻。
云與水可說是山水畫的“日常用語”,但其中卻也包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哲學含義與人文精神?!八餍牟桓?,云在意俱遲”,中國山水畫所期許的境界,反映的恰恰是這種內儒外道的云水性格:一方面,在創作心態上,要求畫家澄懷觀道、靜以游之,以自然而然、得意忘言為至高的創作原則;另一方面,傳統的藝術理論又要求繪畫“與六籍同功”,除了“言志”,還須“載道”。對于孔仲起來說,畫云畫水的創作過程正是胸中情感得以自由淘洗的過程,他的代表作《月潮》《觀無涯》,所表現的就是一種“學無涯、思無涯、人生無涯”的樂觀寓意。
孔仲起畫云水,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以自由的筆墨傳達生機勃勃的現代氣息,錢塘江的怒潮、黃山的云海,都是他特別鐘愛的主題。他年年觀滄海、看江潮,并在錢塘江畔購置畫室,特開一窗,題曰“錢江一截”,以便日日觀察潮汐起落。他畫江潮海浪的各種手法,皆得自他對自然的深切理解,其創造的“云皴法”、“弧勾法”、“短線法”、“水彩潑墨法”等技法,都能有效地表現江河湖海不同的真實動態與深遠意境。他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中西手法并用,以“小斧劈”皴法塑造堅凝的礁石,而以接近水彩畫的技法勾勒海水,渲染出巨浪翻騰的氣勢。他的《云深知沃野》《超越時空跨千年》,描繪出白云浮動的真實景象,堪與英國畫云高手康斯特布爾的作品相比美。美麗雄闊的自然山川,開拓了藝術家的胸襟,而這些得自真實生活感受的技法,也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藝術家的個性。孔仲起本性超脫,淡泊名利,終能甘于寂寞,免受時風的感染,堅守自己的藝術目標。因為他深信,作品的藝術境界最終取決于畫家自身修養的境界,而境界的最佳狀態無過于真、善、美這一世間公認的道理。
孔仲起的山水畫,猶如他對景的速寫,將人們帶入現場環境,環顧所熟悉的奇妙景色。有些場景雖已不復存在,然而新鮮的記憶卻躍然于他的畫中?,F在,這些樸實渾厚的作品,又一次觸動著觀者對生活、對世界的新感覺。不管藝術觀念如何變化,最終能夠融入藝術史殿堂的作品,就應該具備這樣的品質。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