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西班牙展出側記
春雪(中國畫) 吳冠中
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1月5日,正在西班牙馬德里孔德·杜克文化中心展出的“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在兩個半月中靜靜迎接著前來參觀的公眾。這次展覽不僅是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在西班牙的首次展出,更是由官方推動的中國當代藝術精品在這里的首次集中呈現。孔德·杜克文化中心是西班牙最為重要和活躍的當代藝術文化交流中心。它的前身是于1717年建成的馬德里孔德·杜克軍營,2006年經過馬德里市政府的改建,這座龐大的建筑被改造為既保留傳統西班牙紅磚結構又極具現代簡約風格的大型文化交流空間。此次展出的60件展品包括油畫、中國畫、雕塑和裝置等門類藝術品,經過設計人員精心規劃,與展覽空間相得益彰地進行著中西當代藝術的交流和對話。
雖然這次展覽的規模在中國美術館的所有海外展覽中算不上最大的,但是對于這次展覽的重要意義,出席此次展覽開幕式的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在致辭中表示,2007年夏天,“西班牙年”的重要交流項目——“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盛況空前。而今年春季的西班牙雕塑藝術展同樣引發中國觀眾的極大興趣。雖然西班牙的藝術精品已多次來到中國美術館與觀眾見面,但作為紀念中西建交40周年的特別項目,“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卻是中國美術館藏品在西班牙的首次亮相。作為我國國家級視覺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是中國對外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擁有20世紀以來的中國藝術藏品10萬余件。“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需要透過展覽和作品,為西班牙公眾了解當代中國及其藝術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元速(油畫) 孟祿丁
如何在中國美術館眾多的藏品中挑選作品和形成策劃方案,作為展覽的策展人,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裔萼在“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中給出了答案。她對前來參觀的西班牙媒體說:“我們通過選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西方觀眾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概貌,從而進一步了解當代的中國社會,這是我們此次策展的主旨。”
展覽分為3個部分:時代變遷、詩意自然和多元探索。“時代變遷”部分多以重大的社會事件或生動的現實景象為題材,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表達了對“文革”的深刻反思,王少倫的《1978年11月24日小崗》記錄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廣廷渤的《鋼水·汗水》表現了新時期建設者的意氣風發,田金鐸的雕塑《走向世界》折射了中國人“走向世界”的開放精神。這些作品都真切地記錄了時代變遷下中國的社會現實和人們的思想情感。
“詩意自然”部分則主要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家關注自然題材的藝術作品。中國山水畫以自然山川為表現對象,與西方的油畫風景畫無論是在藝術觀念還是表現手法上都完全不同。中國畫家往往通過富有情致的筆墨表現山水意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將自然理想化,并試圖在其中安置自己的心靈。這一部分以春天為主題的作品很多,如吳冠中的《春雪》、方向的《春雨》等。
“多元探索”部分呈現了中國當代藝術富有活力的探索態勢和異彩紛呈的多元景觀。孟祿丁的《元速》以發射狀的點、丁乙的《十示》以圖案化的十字表達了他們對純化藝術語言的抽象畫風之探索。中國藝術家將本土的文化傳統與西方的藝術資源有機結合,顯露出強烈的變革意識與探索精神。
截止到11月中旬,據孔德·杜克文化中心工作人員統計,共有約5000名觀眾前來參觀這個展覽,其間經過培訓的西班牙義工為近1000人提供了導賞和講解服務,觀眾的反響超出了預期。“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無疑為那些希望了解中國的西班牙公眾提供了一扇特別的窗戶。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