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復賽結束
讓傳統的黑白藝術進入千家萬戶
入圍復賽的八十五歲高齡選手
入圍復賽的美籍選手
進入復賽的篆刻小選手
三胞胎兄弟參加復賽
入圍復賽年僅六歲的小選手
時隔一年,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書協、中央電視數字書畫頻道聯合主辦的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在眾多書法愛好者的熱盼下于近日再次拉開帷幕。經過近三個月的征稿期,第七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14個省市和地區的近6000幅作品,其中年齡最大的投稿選手已經93歲高齡,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不僅有10歲的三胞胎兄弟投稿,還有芳草地國際學校、北京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推薦的來自13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小朋友的書法作品,這也讓此次比賽成為一場少長咸集、參與面寬的書法大賽。
10月31日,由北京書協主席團成員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在北京文聯會議室對來稿作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評選。經過嚴格細致的先分組、后匯總式的初評,成人組、青少組各有100名選手晉級復賽。
11月9日,第七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復賽在北京北禮士路一小如期開賽。青少組、成人組兩個組別分別進行了書法常識筆答測試和軟筆現場命題創作兩場考核。電視書法大賽復賽采取對參賽者進行現場命題比賽的形式,是杜絕“代筆”參賽獲獎的有效途徑,為了拒絕“假冒”,大賽組委會盡量保證公平與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投稿選手。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田伯平,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副主席龍開勝、劉俊京、李有來、楊廣馨、孟繁禧、彭利銘,北京書協副主席丁嘉耕、劉守安、胡濱分別在青少組、成人組賽前寄語選手,“規規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珍惜書法這位終生的朋友”、“做優秀的書法傳承人”、“賽出成績、賽出書法情結”、“選擇書法,請堅持、再堅持”、“學好書法,終身受益”等期盼與祝愿,既舒緩了比賽現場的緊張氛圍,也為選手加油助威。
在復賽現場,青少組最小的選手只有6歲,書法常識試卷上的漢字都不太認得,但到書法創作的時候,那一招一式揮著大筆寫大字的架勢絲毫不輸給大哥哥大姐姐們。成人組到場參賽的選手年齡最大的已經85歲高齡,老先生不急不忙、胸有成竹地遞交兩份答卷。第六屆電視書法大賽開始,為年齡不足6歲的投稿小選手設置了“禾苗獎”,以鼓勵小朋友學習書法的熱情和積極性。現場也有上屆“禾苗獎”的選手在這一屆晉級到復賽階段,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參賽小朋友勤學苦練長進不少。在三胞胎兄弟的輔導老師那里了解到,哥兒仨都很喜歡書法,雖然接觸書法時間不算特別久,但平日里三個人都很用功,比著賽著地練書法,在書法班里也能帶動其他小朋友的學書熱情。在成人組選手互相之間“決賽見”的告別聲中,第七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復賽告于段落,進而進入決賽籌備倒計時階段。
北京電視書法大賽是北京書協的旗幟性品牌活動,曾率先開創書法比賽與電視媒體相結合的新形式,讓高雅的書法藝術以大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形式展現,不僅在推動書法事業的傳承、繁榮與普及方面起到了相互激勵的作用,還不斷在前屆基礎上大膽創新,注入新鮮血液,強化特色,讓更多的群眾喜愛這場書法比賽,進而喜愛書法,讓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在百姓的生活中扎根,讓傳統的黑白藝術真正成為百姓喜愛的藝術形式。
據悉,第七屆電視書法大賽決賽將于11月24日現場競技,屆時將有10位獲得青少組一等獎的選手、12位獲得成人組一等獎的選手在鎂光燈下、攝像機前現場較量,角逐金、銀、銅大獎。第七屆電視書法大賽及頒獎晚會現場節目將于賽后在中央電視數字書畫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敬請期待。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