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中國動畫學派”中堅力量
第十三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頒發
發掘“中國動畫學派”中堅力量
一只饑餓的鷹在偶然的機會下混進雞場,并依靠自己的偽裝肆意妄為地吃雞,導致過度肥胖而無法捕食。后來,它在農場主的逼迫下開始食用雞飼料,最后真的淪為一只“雞”……
寂靜的山間公園里,形單影只地聳立著一個小小的售票亭。年輕的售票員戴著耳機,喝著咖啡,眺望遠遠的群山,眼神中充滿了孤獨。一行字幕在銀幕上緩緩浮現:獻給所有看似冷漠,卻內心渴望交流的人……
一段段奇妙的故事,一個個獨特的動畫形象,以及2到10分鐘不等的片長,這樣的動畫短片在影院里是絕對難以看到的。然而在近日舉辦的第13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的評選中,這類風格鮮明、品質獨特的入圍作品,卻有73部。作為中國專業電影院校的最高學府,北京電影學院一直秉承精英教育的傳統,從未將以量取勝作為教學目標。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每年招生數量不過數十人,卻培養出了《三個和尚》導演阿達、《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哪吒鬧海》導演嚴定憲等動畫大家。如今已經舉辦13屆的動畫學院獎,更因其高水平和高品質而被譽為“中國動畫短片奧斯卡”。
“2012年,中國動漫產業的總產值高達759.94億元,比前一年增長22.2%,這是一個十分可喜的數字。”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表示,“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是中國動畫教育界和動畫產業界共同打造的一個平臺。本屆學院獎共收到作品3000余件,提交區域覆蓋全球五大洲,匯聚了來自法國、以色列、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傳統動畫強國的青年原創動畫”。
在為期三天的動畫學院獎評選中,影片展映、高峰學術論壇、學術講座、企業高新技術展示等活動相繼舉行,而由來自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大學、南加州大學、東方夢工廠公司等學校和機構的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則評選出了各大獎項得主。其中北京電影學院田燁蘇等創作的《鷹與雞》獲得最佳短片獎,北京電影學院白晰創作的《售票亭》獲得最佳導演獎,法國戈貝蘭圖像學院克萊蒙等創作的《誘惑游戲》獲得最佳劇作獎。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錢建平在觀看過部分參賽動畫短片后表示,中國動畫的未來發展方向有兩個,一是好萊塢式的商業動畫電影,二是凸顯個性的藝術動畫電影。“好萊塢式的動畫偏重于大投資和高科技,是電影工業體系的產物,它需要一批深諳商業規律的創作者;藝術動畫電影則偏重于個人對世界、人生的理解和表達,它需要一批具有較高藝術天賦的創作者。”錢建平表示,“從這屆動畫學院獎的參賽作品來看,國內有很多具備強烈個人風格的青年創作者,他們理應成為未來復興‘中國動畫學派’的中堅力量”。
“北京電影學院舉辦動畫學院獎的目的主要有三個。其一是挖掘原創動畫人才與團隊;其二是推動中國動畫教育事業發展,深化動畫的研究與探索;其三是加強中國動畫的國際化交流,搭建國內動畫公司、機構和高校與世界同行的交流、學習、互動平臺。”張會軍總結說。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