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北京建門看門
時間:2013年11月09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惠西南攝)
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紫檀雕刻”技藝傳承人代表、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牽頭制作的大型“紫檀制天壇祈年殿”與“紫檀及陰沉木制安定門”,10月30日首次在國家博物館西大廳與海內外觀眾見面。
“紫檀及陰沉木制安定門”是中國紫檀博物館繼去年底完成“紫檀雕老北京城樓”項目首件作品——“紫檀雕永定門城樓”后,完成的又一紫檀制老北京城門大型模型。而同時展出的“天壇祈年殿”(見圖),是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的最大紫檀藝術珍品。
由陳麗華于1999年創建的中國紫檀博物館是中國首家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于一體的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申報的“紫檀雕刻”技藝入選了我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紫檀制天壇祈年殿”及“紫檀及陰沉木制安定門”,讓觀眾能近距離感受中國古代建筑的精致與宏偉,同時也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這些老北京城門今天已不存在了,但這些紫檀制的城門模型,讓我們回憶起歷史、文化和那些消失的城門。
陳麗華說,復制“內九外七皇城四”老北京城門樓的想法由來已久。“但如何真正把城門做出來,一點制作經驗數據都沒有,很難。”經過幾年的鉆研,在故宮專家、北京市文物局和一些古建專家的全力支持下,中國紫檀博物館的八百多名員工全力投入,目前已將永定門、德勝門和安定門的紫檀制模型制作完成。陳麗華說,“永定門、德勝門、安定門這三座城門代表著我的期望:祈盼我們中國永遠得勝、永遠安定,人民永遠安定!”
陳麗華表示,在今后幾年里,她在完成“內九外七”共十六座老北京城門樓以后,如果自己的身體還許可,還想將老北京城的七十二座牌樓制作出來,有場地的話,就按原大制作,用這樣的方法來留住老北京。那時自己也老了,就做一個老北京的“看門人”吧!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