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狗》6年演千場
時間:2013年11月07日來源:北京晨報作者:和璐璐 柴春霞/攝
《兩只狗》6年演千場
孟京輝登臺獻唱謝觀眾 北上廣開啟“3地”時代
六年前,孟京輝導演帶著《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回歸小劇場,沒想到這部作品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很大關注,有人說類似二人轉插科打諢,但更多的人則是笑中帶淚看后狂呼“過癮”。六年過去,該劇創造了當今劇壇用最短時間達到1000場的先鋒戲劇作品,之所以能快速演出到千場,也是因為這個劇組僅由兩名演員、兩名樂手和兩名幕后人員就全部搞定,所以《兩只狗》有七組演員組成“小分隊”,前晚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率先開啟戲劇的“3地”時代,而孟京輝也特意登上保利劇院舞臺在謝幕時獻唱,感謝觀眾的多多支持。
《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從小劇場首次變成大劇場演出,昨天在保利劇院演出的陳明昊和劉曉曄是最早的搭檔,兩人的表演很多都是即興的“現掛”,六年演出時間,這出戲并沒有隨時光“顯舊”,類似很多“霧霾天氣”“我的家鄉在東北的松花蛋”等都是更新過的笑料,劉曉曄調侃陳明昊“你是長胖了的李亞鵬嗎?”開啟了觀眾的“笑神經”之后,現場的抖包袱一個接一個。
然而僅僅獲得觀眾的笑聲還是不夠的,隨著劇情深入,道盡了“兩只狗”從農村進城打工的種種碰壁,“發達”后的悲歡離合,到物質生活豐富之后“兩只狗”的變異,但最終要表達的還是他們一直傻傻苦苦追求的理想主義。孟京輝導演說:“《兩只狗》傳達的是一種信念和勇氣,從而督促人們更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理想。”
在當今的劇壇,能像《兩只狗》這樣在短短時間內演足千場的小戲鳳毛麟角,它接受了時代的考驗,針砭時弊,以嘲弄和批判的方式表露了理想主義情懷,和今天的年輕觀眾心靈相通,因而散發出獨特的舞臺魅力。該劇將在保利劇院演出到本周末結束。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