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 演奏家耍棍術
時間:2013年10月16日來源:新京報作者:陳 然
樂團的演奏家們還接受了棍法等訓練。 主辦方供圖
10月15日,“臺灣打擊樂第一團”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上演了音樂戲劇《木蘭》。該劇將打擊樂與京劇兩種藝術形式融合,帶觀眾走進木蘭這個歷史人物的內心深處。今晚,該劇還將繼續上演。
《木蘭》首演于2010年,全劇分為沙場夢回《得勝》、凝視孩提《時局》、紅綾家別《離鄉》等十曲。打擊樂演奏家吳珮菁飾演“擊樂木蘭”,揮舞六支琴錘敲奏馬林巴琴,演繹木蘭從懵懂少女到大將軍的一步步轉變。臺灣國光京劇院名伶朱勝麗飾演的“京劇木蘭”則以優美的身段和華麗的唱腔,表現木蘭柔軟的內心世界。
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跨界合作是樂團成立至今始終在追求的。“這部戲不是京劇來配合打擊樂,或者打擊樂去配合京劇,而是做到融合,這是最困難的”,朱宗慶說。
為完成打擊樂與京劇在視覺和聽覺的融合,樂團的演奏家們接受了嚴格的身體訓練,包括武功身段、棍法等,再將音樂與劇情結合,以律動著的身體融入劇情。
■ 談跨界
京劇融合打擊樂
《木蘭》的導演李小平自己也有著跨界的背景,他自小學習京劇,后考入臺北藝術大學學習戲劇導演。李小平認為,現在在廣泛的認知里,打擊樂就是作為配樂存在的,“所以我北京的朋友都說,打擊樂和京劇,那本來就是一回事嘛”。但真正意義上的“跨界”在他看來并不那么簡單,“跨界不應該是幾種元素的獨立呈現,而應該是融合的”。京劇敘事性強,而音樂則長于抒情,舞臺上的演奏家,除了要練習演奏,還要學習京劇的棍法。在“操戈叫陣”一節中,演奏家們以京劇基本功法與打擊樂技巧結合,利用練兵用的長竿的不同部位發出不同的音響,展現練兵場面的恢弘。“那些做棍術的都是女演奏家,所以她們是‘木蘭們’,這就有了一種共鳴感”,李小平說。
(編輯:蘇銳)
· | 國際旅游小姐木蘭湖演繹雨中秀比基尼(高清大圖) |
· | 室內樂名團名家亮相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