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中的“生活之美”
時間:2013年10月1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云 菲
賣布攤(紙本水墨) 周波
生活,需要一雙細心觀察的眼睛,熟視無睹,便失去了太多發現生活美好的樂趣與體味。而藝術家與生活的關系從來就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命題,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注解。其實,生活的真諦就隱含在這許許多多平凡的小事中,貌似平凡無奇,但用心積累起來就有了可觀的厚度和感動人心的力量。周波用他半個世紀的辛勤藝術實踐,描繪出一份充盈著樸直生動氣息的答卷,其中包括著他對生活本源的理解,對真善美等美好情感的誠摯追求,以及對藝術與人生關系的個性化思考。
9月21日至28日,“生活之美——周波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120余幅國畫作品邀觀眾一同“咀嚼生活的滋味”。周波少年成名,早在1960年他從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畢業時的創作《北京的聲音》就刊載于《人民日報》上,大學畢業后轉向連環畫創作。他師承嶺南畫派,擅長人物畫,曾與楊之光合作《中華民族舞蹈圖卷》,與林墉合作長篇連環畫《西沙兒女》等作品,現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他的作品設色用線大膽準確,捕捉生活真實鮮活的原貌,憑借扎實的速寫功底和常年外出采風積累的素材,刻畫尋常百姓的生活常態,突出“生活”這一主題,由細微處而見大視界。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