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云門”舞《斷章》
《斷章》如同一部現代寓言,展現了都市人的困頓、焦慮與茫然。 主辦方供圖
已故編舞家伍國柱。
去年10月,臺灣云門舞集的兄弟團——云門舞集2首次亮相大陸,在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上演了青年編舞家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的四個舞作。與大陸一些現代舞令人費解、故作高深的表達不同,云門舞集2幾乎是出人意料的“好看”。舞團自1999年創建起,廣邀年輕編舞家為舞團創作,作品也風格迥異,鮮活前衛。
今年10月25日、26日,云門舞集2再度登上大劇院,帶來舞團的保留劇目——已故編舞家伍國柱創作的《斷章》。昨天下午,云門舞集2舞團經理廖詠葳與云門舞集2的資深舞者葉文榜先行來京,與媒體分享《斷章》背后的故事。云門舞集與云門舞集2兩團的創始人、藝術總監林懷民也通過視頻介紹了這部即將上演的劇目。
2004年德國首演
《斷章》的編導伍國柱曾是云門舞集2的客座編舞家,也是被林懷民和云門舞集2前任藝術總監羅曼菲看好的臺灣舞壇新星。
此次即將上演的《斷章》是伍國柱為德國卡薩爾歌劇院舞蹈劇場創作的作品,2004年在德國首演,同年他在云門舞集2也排了這部作品。《斷章》初長40分鐘,而后又擴到70分鐘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伍國柱去世后,林懷民特地從德國邀請與伍國柱工作多年的三位舞者,將全本《斷章》教給云門舞集2的年輕舞者,并于2007年在臺灣上演。2007年后,《斷章》的十幾分鐘片段版就常常出現在云門舞集2的節目單上。去年,云門舞集2在北京、廣州等地做校園公益演出時演了《斷章》的片段,獲得很好的反響。于是林懷民決定今年讓云門舞集2復排全本《斷章》,并帶來北京演出。這次在北京的演出也將是繼2007年后,全本《斷章》的第二次上演。
現代都市人困頓的縮影
看過去年云門舞集2演出的觀眾一定還記得,伍國柱編導的《坦塔羅斯》中獨特的舞蹈風格。他截取了日常生活中流露情緒的瞬間加以放大、重復和變形,賦予跺足、嘆息、握拳、撓癢等“碎動作”以不同尋常的意義。
在昨天發布會的現場,葉文榜也現場展示了《斷章》中的兩個片段,這些看似幽默、滑稽,實為荒誕、戲謔的日常動作,在伍國柱重新的排列組合下,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悲傷。舞臺上的舞者也成為了現代都市人困頓、焦慮與茫然的縮影,整部作品也如同寓言一般發人深省。
■ 人物故事
伍國柱為學舞減肥20公斤
伍國柱生于1970年,自小學習古典音樂,大學入讀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與林懷民一樣,他也是“半路出家”的編舞家,24歲大學畢業才開始學舞,并很快開始顯露編舞上的才華。
云門舞集2的舞者葉文榜1995年剛認識伍國柱時,伍國柱還在一個演出中做舞臺美術。據葉文榜回憶,伍國柱那時還很胖,“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芭蕾課上就多了一個他,他有點‘大’,跟我們不太一樣”。為了學舞,伍國柱把96公斤的體重減到76公斤,并獲得了第一次上臺的機會。而后,伍國柱又前往德國編舞家皮娜·鮑什的母校——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舞蹈系深造。七年時間,他在歐洲舞壇一鳴驚人,34歲就受邀出任德國卡薩爾劇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可惜的是,事業如日中天的伍國柱卻在同年被檢查出患有血癌,兩年后病逝。
為了紀念這位編舞家,林懷民決定讓云門舞集2復排伍國柱的作品作為保留劇目。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