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家“南陽對話”
時間:2013年09月17日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潘志賢
近日,歷史小說作家孫皓暉和秦俊相聚河南南陽,展開一場“南陽對話”。
孫皓暉寫作整16年、600萬字的描述秦興亡過程的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正改編成電視劇在央視熱播。秦俊是當代著名歷史小說作家,其16部、600余萬字小說,以其民間的視角、語言、風格,被評論界譽為“解讀歷史的民間敘事派掌門”。
秦俊說:“孫先生傾半生精力研究和寫作秦朝,而南陽歷史上是秦與楚對據的地方,‘朝秦暮楚’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我在孫先生的《大秦帝國》里看到有不少對于南陽和南陽人的描寫。”
孫皓暉回應說:“不寫南陽不行的,南陽繞不過去,隨便一個地方,就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譬如我到社旗縣的山陜會館,那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美得令人眩暈。由秦始,南陽就是郡的建制,始終在全國處于領先和主流位置。”他還指出,南陽文化孕育了具有廣泛影響的、以二月河為代表的“南陽作家群”,其歷史知識豐富,秉承傳統寫作,同時緊密映照現實,在全國都“叫得響”。
《河南籍著名文學家評傳》(現代卷)中收錄22位河南籍或在河南工作的作家,南陽占了8位。但秦俊覺得,現在南陽文學有些青黃不接,不過年輕作家正在成長,“相信他們能夠扛起大旗來”。
河南文藝出版社一直把長篇歷史小說作為重點項目,秦俊的新作《大漢王朝》將于今年年底由該社出版。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