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京疆情 同筑中國夢
共話京疆情 同筑中國夢
北京市文聯組織首都藝術家赴新疆開展文化援疆暨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演職人員在和田市團結廣場演出后合影
畫家吳進良在紅其拉甫哨所內為戰士們作畫
沒有桌子,書法家王獻坤在紅其拉甫哨所營房內的床鋪上創作
雜技《俏花旦·集體空竹》
舞蹈《云·水》
在京和友誼醫院施工現場,梁子的幽默演出逗樂了建設工人們
歌手大兵與觀眾互動
伴著姜旭吹奏的樂曲,一位小姑娘舞蹈起來
劉惠欣演唱評劇
董卿帶來一曲《為了誰》
楊少彭演唱京劇
魔術師李學義在蓋孜邊檢站近距離給官兵們變魔術
雜技《邀月弄影·對手頂》
神奇的變臉令觀眾驚訝不已
于海燕一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引得觀眾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
高聳著毛主席與庫爾班大叔握手雕像的新疆和田市團結廣場上,歡聲笑語、人潮涌動,高溫并沒有影響到人們欣賞節目的興致,3000余名當地觀眾開懷地樂著、用力地鼓著掌,以此表達對節目的喜愛和演員的感謝;
環境整潔的部隊、軍營,官兵們坐得筆直,被接連呈現的精彩所吸引,隨著節目的一一上演,氣氛也達到了“爆點”,那熱情的掌聲和叫喊聲似可掀翻屋頂;
正在施工的北京市援建和田市京和友誼醫院建設工地上,建設者們和醫院醫護人員坐在臨時搭起的簡易小舞臺前近距離觀賞著演員精心準備的演出,也體驗了一把“vip”待遇,盡情享受著藝術的美好;
平時人跡罕至、位于中巴邊界、海拔近5000米的紅其拉甫邊防口岸哨所,因為藝術家們的到來比過年還熱鬧,常年駐守在這里的邊防哨兵們已經好多年沒有看過文藝演出了,悠揚的樂聲、高亢的歌聲,讓官兵們綻放出歡快的笑聲;
海拔3000多米的塔什庫爾干縣阿拉爾金草灘演藝廣場,背靠著疊巒起伏、云霧繚繞的群山,成為天然的舞臺背景,觀眾沉浸在與美麗的風光融為一體的美輪美奐的演出當中,下雨了也渾然不覺……
8月14日至25日,首都文藝工作者赴新疆文化交流慰問團來到新疆,在北京市對口援建地區和田,以及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等地進行了11場文藝演出、10場書畫交流筆會,帶來視聽盛宴的同時,也留下了無盡的歡樂和深深的情誼與感動。
“時間緊、任務重”是本次活動的一個特點,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把效果做到最大化,在集納去年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文聯此次增加了節目數量,并針對不同受眾,通過節目輪換保證演出質量。中國戲曲學院帶來的舞蹈《云·水》《春江花月夜》,歌手大兵演唱的《老玉米》《愛情鳥》,器樂演奏者姜旭表演的融匯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新疆民歌和《十送紅軍》《我的祖國》等紅色歌曲的管樂串燒《盛世歡歌》,以及楊少彭帶來的京劇,張天雷、靳佩良合說的相聲《笑口常開》《評書趣談》,張軍旗、秦玉杰的口技表演,李學義的魔術,劉惠欣演唱的評劇,阿龍、張琦演出的變臉,梁子帶來的幽默小品……“我們盡量把文化交流的內容搞得更豐富,特別是藝術形式更易于為當地群眾接受,更加大眾化,從而讓當地群眾對北京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啟剛表示。
“雖然活動安排緊湊,比較辛苦,但成效好!”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這樣表述她對本次演出的體會。張紅告訴記者,此次她親自帶節目來就是為了給演員鼓勁加油,“大家都跟我說,雖然演出很累,可是看到觀眾的笑容,一切疲勞都消失了”。中雜此次帶來了兩個雜技節目,《俏花旦·集體空竹》和《邀月弄影·對手頂》,都曾獲過國內外大獎,張紅說,為邊疆群眾來演出,就要拿出最好的節目,以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觀眾。張紅的話也是所有參加此次活動的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心聲。魔術師李學義這次演出光道具就帶了十幾套,道具箱裝得滿滿當當,他笑稱“要給觀眾們演個夠”。來之前李學義胳膊上長了很多水泡,每動一下衣服一磨擦就鉆心地疼,然而每場演出他都要演上20多分鐘。“一上臺就投入在演出里,疼就全忘了!”李學義笑著說。梁子的幽默小品總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每次演出完,都會在觀眾期待返場的掌聲與呼喊中加演一段,或是唱歌或是跳舞,活力四射、“笑”果十足。可是如果仔細聽他的聲音就能從中聽到沙啞,由于對當地早晚溫差大、干燥的氣候不太適應,梁子的嗓子很不舒服,但每一次演出他都拼盡全力。
“好看!”“太棒了!”演員們賣力的演出也贏得了觀眾毫不吝惜的溢美和夸獎。“此次演出是對我們極大的鼓舞,比給我們100萬元現金都有意義,比上100場政治教育課都有效”,某駐和武警部隊政委王克紅對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這種精神財富更為寶貴;小戰士趙飛不停地鼓掌,他說上一次看演出還是幾年前,這次聽說首都文藝家要來,他高興得好幾天沒睡好覺,“估計晚上又要失眠了,因為節目太精彩,興奮極了”;14歲的維吾爾族男孩依爾安江看著節目樂壞了,他坐在椅子上跟著動感的節奏不停地晃動著,時而大笑,時而伴著旋律哼唱,“口技小鳥的叫聲學得太像了,變臉太神奇了,離我很近,一眨眼就變了副臉孔……”;為支援和田建設來此兩年多的曹磊臉上掛滿笑容,“看到了來自家鄉的演出感覺親切極了”,他說熟悉而又溫暖的鄉音更加振奮了他們做好工作的信心;紅其拉甫邊防口岸哨所的戰士小曹很激動,因為他不僅看到了精彩的演出,還從魔術師李學義那里學會了一招魔術,并且得到了一套魔術道具,小曹憨厚地笑著說:“以后可以在休息時給戰友們變魔術了,沒想到我也成魔術師了”……
這廂演員們的演出獲得良好反響,那廂書畫家們的筆會交流也進入佳境。吳進良、張建豹、柳妍、陸海艇、譚軍立、王獻坤、方放、劉貞亮、田忠利等書畫家們揮毫潑墨,與當地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以墨會友,交流技藝。吳進良創作的一幅《雪域昆侖》引得眾人紛紛駐足,畫家以雪、竹入畫,呈現出高潔挺拔之感,吳進良說之所以創作這樣一幅畫作,是因為看到駐守邊疆的戰士們深有感觸,也借此對他們扎根邊疆的奉獻精神表示敬意。和田地區文化館館長、兵團十四師美協主席曹建斌與北京的書畫家共同創作了一幅《吉祥滿園長壽圖》,他表示很高興也很榮幸,“通過交流學到了很多,畫藝有所精進了”。讓他更為高興的是,當地畫家以前多畫油畫,通過這樣的交流現在不少畫家也開始學畫國畫了,“這是個喜人的現象”。
“明年你們一定要再來呀!節目我們都還沒看夠……”
“好,如果再來,我們一定獻上更加精彩的演出……”
一場場演出,溫暖和激蕩著新疆群眾的心,一場場筆會,聯通和增進著兩地書畫家的友誼。“我們以后還可以派一些頂級的藝術家來這里給當地的老百姓進行培訓,比如說舉辦大講堂,還有對于當地藝術骨干進行培訓,比如說舉辦編劇、導演班。另外就是在當地搞一些活動和大賽,把最基層的當地青年里喜歡藝術和文化的人也給納入進來,轟轟烈烈地搞起來。”展望著未來,陳啟剛這樣說。
本版文圖 本報記者 王春梅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