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展開國際視角
“中國制造”的各類藝術節慶越來越多地引入了國際視角——昨天,2013北京青年戲劇節和第一屆中國國際馬戲節,同時發布了參演劇目及賽程安排,今年9月和11月,兩大藝術節將分別在北京及珠海登臺。
“青戲節”國際單元不乏85后作品
從2008年開始,北京青年戲劇節已經連續6年如期登場,2013“青戲節”將于9月3日至29日在北京的12個劇場和藝術空間中呈現41個演出作品和18部劇本朗讀表演。其中國內演出作品29部,國外作品12部,國內原創新作劇本朗讀14部,國外大師劇作朗讀4部。雖然年僅6歲,但“青戲節”已經成為目前亞洲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高品質國際化的戲劇盛會之一。藝術總監孟京輝在回顧6年來的歷程時稱,“2008年的第一屆僅有北京一地11個導演的作品,截至去年已經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上演,5年劇目數量總共達到200部,演出場次突破800場,近3000名青年藝術家登上了北京的舞臺,觀眾人數也已達15萬人次以上。”
此次參展的青年導演中,除了趙淼、李建軍、康赫、姬沛琳、張慧等近些年屢有作品問世的熟面孔,還有名字陌生、但卻讓孟京輝極其期待的多位新面孔。在國際單元中,德國塔利亞劇院的《契克——遠方的世界》、波蘭老酒廠劇團的《春之祭》、瑞士施華德實驗劇團的《讓我們假裝自己是人類》、意大利億萬代碼劇團的《死掉不是壞事,聽起來很好》、西班牙影子劇團的《世界的影子》、荷蘭PIPS實驗劇團的《逝者空間》等幾乎都出自年輕主創之手,其中有不少85后,皆是最具創意和活力的作品,特別符合“青戲節”對于作品創造性和想象力的要求。
“馬戲節”比肩“蒙特卡洛”和“明日之星”
由文化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馬戲節,將于11月20日至12月1日在珠海市橫琴新區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國際馬戲城舉辦。屆時,從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美國等18個國家中篩選出的近30個節目,將角逐金漁女獎、銀漁女獎以及銅漁女獎,分享3萬美元、2萬美元以及1萬美元的獎金。而節目則涵蓋了滑稽小丑、空中雜技、舞臺雜技、特技表演、馴獸表演、魔術等,將有150多人參演,數十只動物登臺。
據悉,中國國際馬戲節將借鑒世界著名的馬戲雜技賽場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和巴黎明日之星馬戲節的成功經驗,力爭躋身世界知名馬戲賽場。
(編輯:蘇銳)
· | 紀念品如何打破千篇一律 |
· | 姚櫓版“俄狄浦斯王”獲贊:可以儒雅也可以奔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