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幅版畫回顧羅映球藝術生涯
時間:2013年08月06日來源:新京報作者:李健亞
1962年作品《能挑重擔》(左)、1937年作品《精心操作》。(右)
一支鐵筆耕耘了70年,晚年用“大景版畫”豐富了中國版畫創作,昨日中國美術館開幕的“鐵筆如椽——羅映球版畫藝術展”,將已故藝術家羅映球再度拉入公眾視線。展出的200余幅版畫作品濃縮了藝術家70年刀版歲月。
當天,羅映球家屬還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180幅版畫作品和23件木刻原版。該展將展至8月14日。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告訴記者,從新興木刻運動走來的羅映球其創作生涯長達70余載,上世紀80年代,他的創作思想邁向了創新的時代,在“版畫山水”這個課題上大膽探索,“看了他的作品我想用‘大景版畫’這個詞來概括,他將中國畫的山水意境與套色水印木刻技巧結合起來,創作了一大批‘大景版畫’,為中國當代版畫藝術的百花園增添了獨特的鴻篇巨制。”
此次在羅映球百年誕辰之際,親屬將家中所藏羅映球180幅版畫作品和23件木刻原版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捐贈作品中不僅有其早年《精心操作》、《科學至上》等孤版版畫,也有后期以“遁刻法”所作《待運》、《春風吹綠客家村》等作。
■ 人物小傳
羅映球 (1914-2006) 廣東興寧人,著名版畫家。上世紀30年代受同鄉羅清楨、張慧等人影響開始了版畫事業。抗戰爆發后,更以版畫作為宣傳利器,刀版中凝練了跌宕起伏的戰爭歲月,是為廣東地區新興木刻運動的重要參與和見證。新中國成立后,羅映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迎來了個人創作的第一個高峰。1955年,一幅《把青春獻給農莊》成為羅映球當時的心靈寫照。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