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現(xiàn)身百度百科全景博物館
7月25日,百度百科云岡石窟全景博物館正式上線,通過全景拍攝后的數(shù)字化展現(xiàn),不僅可讓網民在千里之外身臨其境體驗歷史景觀,更可借助領先的數(shù)字化技術來保護、傳播、記錄祖先的古老文化,這也是國內首家由互聯(lián)網企業(yè)提供的三維全景博物館。
云岡石窟是先人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跡,然而由于自然的侵襲、偶發(fā)的地質災害和人為的破壞,其中的許多佛像已損壞得相當嚴重。為此,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采取了多種方法進行維護,但正如中國巖土文物領域權威專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黃克忠所說:“保護石窟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代人能夠解決的問題?!彼械谋Wo措施只能減慢石窟的損壞程度,但終有一天,云岡石窟將不復當年的風采。為了記錄這項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始風貌,向網民普及歷史文化,百度百科與云岡石窟攜手,建立云岡石窟三維全景博物館,用互聯(lián)網技術保存、展現(xiàn)文物原貌,用數(shù)字化手段抵擋自然和人為破壞的屠刀。
上網者只要登錄云岡石窟全景博物館官網,即可清晰欣賞到一尊尊壯麗恢弘、精美絕倫的佛像。參觀者不僅可以隨意選擇觀看的先后順序,還可通過前后左右、放大縮小等自主控制,調整視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觀賞歷史遺跡。對于這種科技感十足的觀賞方式,有網友贊嘆:“今后不用頂著炎炎烈日跑到山西大同看石窟了,只要坐在電腦前滑動鼠標,就能一飽眼福,還有高清大圖和語音解說的視聽體驗,太震撼了!”而對于文物來說,再好的保護也只能延緩它們的‘衰老’,不能徹底阻止。百度百科用數(shù)字記錄了歷史珍跡,好似為文物寫了一本富有畫面感的史書,非常具有珍藏價值。
其實,百度百科早在2012年初就開始與傳統(tǒng)博物館強強聯(lián)手,推出了一系列數(shù)字博物館,借助文字、圖片、錄音解說、二維和三維動畫、視頻影像、全景拍攝展示等富媒體技術,建立起了一個數(shù)字化、立體化的知識普及平臺。在這里,網民可便捷地了解傳統(tǒng)文化,感受互聯(lián)網帶來的知識魅力。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中國孔廟、湖南省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40多家國內知名博物館,都已經加入到了百度百科的數(shù)字化博物館陣營。
對此,百度百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數(shù)字博物館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讓任何地方的人都可快速感受歷史遺跡,也讓文物抵御了時間的侵蝕,在數(shù)字空間中留下自己的‘芳華’。未來百度百科還將繼續(xù)與更多傳統(tǒng)機構進行深度合作,為古老文明的傳承貢獻一己之力。”
百度百科云岡石窟全景數(shù)字博物館無線端也同步上線,掃描二維碼即可訪問。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