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驚喜,黃金暑期檔怎么了
7月即將結束,本應火爆的暑期電影市場卻少了些艷陽天。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制作,沒有票房口碑俱佳的好電影,也沒有一部獨占鰲頭的佳作,我們不禁想問:黃金暑期檔怎么了?
2013暑期檔:少了驚喜和期待
沒有2012年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畫皮2》和美國大片《蝙蝠俠前傳3》、《超凡蜘蛛俠》,也沒有2011年的《變形金剛3》,甚至沒有2010年馮小剛這樣級別的導演奉獻一部《唐山大地震》,2013年的暑期電影顯得落寞許多。
據某電影網站的票房數據統計,上周表現最好的《重返地球》,憑借威爾·史密斯父子的出演,成為唯一一部票房過億的影片,其累計票房尚不足2億元。而其他影片中,表現較好的是剛剛上映的《大明猩》和《筆仙2》,另外兩部影片《天臺愛情》、《盲探》緊隨其后,單周票房不超5000萬元。
終于,7月22日,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的《驚天危機》出現,才讓整個暑期檔多了些生氣。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大片,雖然故事簡單,但見慣了大場面的導演艾默里奇,仍然不失《后天》和《2012》的水準,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打斗,稱得上精彩,但票房卻表現平平。
再看即將于8月上映的《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小時代2》和《侏羅紀公園3》,沒有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整個暑期檔的確少了些許驚喜和期待。
國產片保護:說不清的對與錯
“沒有好片,可能和每年暑假的國產片保護月有直接關系,7月的幾部引進大片都是扎堆上映。”資深電影愛好者“小毒”說,“又比如其他幾部進口片一再延期,《侏羅紀公園3》延到8月20日,《怪獸大學》延到8月23日,實際上已經錯過了真正意義上的暑期檔。”
所謂的“國產電影保護月”,其實從來都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業內一直流行一種說法:幾年前,相關部門認為在暑期檔的國產片應該在票房上有所作為,于是口頭傳達了指令,進口片在這幾個月要給國產片讓路。
究竟國產片是否應該保護,該如何保護,各方觀點有所不同。影評人葉小凱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說實話,面對好萊塢的那一票大片,國產電影只有顫抖的份,不保護的話會死得很慘吧,但我認為保護是沒有必要的,就是要讓國產片去輸個精光,否則真不會有啥成績。”
雖然國產片總體質量與進口片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也不應該妄自菲薄。2013年上半年,一批票房、口碑皆佳的國產片——《泰囧》、《西游·降魔篇》、《北京遇上西雅圖》一一擊敗了同期上映的進口片。
“在《鋼鐵俠》放映的同期,中國第一次拍電影的趙薇女士,拍了一部很生活的小片,成本很少,但票房和《鋼鐵俠》是一樣的。”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直言不諱,“我相信有一天中國不再搞幾十部進口片的限制,外國片子隨便來,但可能中國片子收入更多。”
增長放緩:自然回落還是后勁不足
據統計,上周內地總票房約3.6億元,比2012年同期多收1.05億元,但比《變形金剛3》包打天下的2011年同期減少了1.18億元。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年,因暑假而潛力巨大的七八月份,中國電影市場在片荒和低上座率的雙重打擊下,放緩了增長的腳步。
“上半年市場好,好片子一股腦都放映得差不多了,包括《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剩下的片子基本上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或者是陣容弱,或者是故事性差。”“小毒”說,以光線傳媒的影片為例,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幾乎每部都票房過億,但下半年顯得后勁不足,幾乎沒有看點。
與上半年相比,暑期檔至今沒有出現票房“飆高”的場面,在四川太平洋院線執行總經理曾敏看來,這是前期市場持續走高之后的自然回落。
“不可否認,近段時間沒有《致青春》那樣持續帶動市場的影片,因此整體表現平穩。”曾敏說,“但是,《驚天危機》這樣的好片票房也表現一般,說明觀眾的持續消費能力也有限,前期快速增長之后,有回落才正常。”
暑期檔究竟該如何更好利用?曾敏認為,市場需要順其自然才能健康發展;“小毒”則表示,應該統籌排片,避免影片質量的忽高忽低,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影片的總體質量。
(編輯:黃遠)
· | 讓青少年在有趣的電視節目中過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