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影產業投融資創新模式及其借鑒
“2013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將近110億元?!比涨?,此消息一出,電影投資者為之一振。在全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銀行的投資態度也在逐漸改變,摸索出各有特點的電影產品投融資方式,從“淺接觸”轉向“深介入”。其中,南京銀行以封閉式項目貸款形式向影視企業發放貸款,成為一個重要的融資樣本。近年來,中國電影投融資模式不斷創新,除了傳統的直接投資、銀行債權融資、廣告收入、政府財政投入等融資方式外,股權融資、版權質押、版權預售、演員股份制等新興的多層次融資體系正在形成。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日新月異的電影金融創新相比,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本文總結若干電影產業發達國家的電影投融資模式,以資參考。
創新電影產業發展
基金運作模式
在日本,為拓寬電影融資渠道,日本大型電影制作公司聯合日本銀行和證券公司成立電影制作基金,面向個人投資者。如果觀眾個人投資于基金,基金則會根據電影票房按照一定的比率做出回饋,若票房不錯,則每一位曾進行投資的觀眾就都能得到一筆回饋款項。這種把電影觀眾與制作公司、金融機構相結合,把股本融資與借貸融資相結合的融資方式,不僅籌集了制作資金,而且還讓觀眾提高了投資參與電影產業的意識,同時進行了一次有效的電影營銷。
在韓國,利用互聯網來籌措制作資金的方式吸引了投資者的興趣。這種互聯網電影基金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在實踐中效果非常良好。電影制作公司首先在互聯網上公開項目劇本,讓廣大投資者了解該項目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并借此評估投資風險。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投資者會收到常規更新的資料。在電影發行之后,投資者會收到每周票房報告。投資者從決策到收益都是在充分了解制作公司所有信息的前提下進行的。
在北愛爾蘭,北愛爾蘭銀幕協會通常給一部影片的最高投資為128萬美元,主要以貸款的形式進行支持。按照協會規定,獲得該基金的項目必須保證有65%的預算在當地消化、在北愛爾蘭拍攝,并需論證該項目為地區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同時還要通過英國電影協會的文化測試。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北愛爾蘭-蘇格蘭語言、藝術和文化遺產等,北愛爾蘭銀幕協會每年還分別投入480萬美元、160萬美元到愛爾蘭語廣播基金和北愛爾蘭-蘇格蘭廣播基金。
建立履約保證機制
電影作為產業,要實現規?;a,離不開雄厚的資金支持,利用銀行信貸,不僅可以減少融資成本,還可以避免股本融資中過多股東對電影制作過程的過分干預。銀行為規避風險,要求電影公司向其交納一定的抵押品才能獲得貸款。這就要求電影制作公司有一定的實力,具體表現在公司的營收情況等方面。而公司的片庫資源、影片簽訂的預售合約、公司的不動產等,都可作為抵押品向銀行借貸。引入履約保證機制,是電影市場發展到一定時期通常采用的一種融資方式。
履約保證機制中的承保人通常是履約保證公司(即保險公司),投保人是電影制作公司,貸款人是銀行或財務公司。銀行及財務公司在收到履約保證公司出具的保證制作完成的書面保證、制作公司還款能力的評估、影片完成后的收益評估以及計算出貸款可收取的利息后,批出貸款給電影制作公司。隨后,履約保證公司會派出專員,監察所有可能影響制作完成的環節,以確保拍攝計劃能按照原定日程和財務預算完成,否則履約保證公司將為銀行承擔因計劃延誤而造成的損失。履約保證公司的收費一般約占電影制作經費的1%至3%,實際收費依據電影制作所涉及的風險程度而定。這一模式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因而有利于中小影視制作公司向銀行借貸。目前,在中國內地還沒有保險公司向銀行實施履約保證機制。
完善投資風險保障機制
現今,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影信用擔保體系已相當健全。如在銀行發放貸款之前,需要有發行公司的發行擔保書或底片接管協議。不同的發行公司,其信用級別各不相同,同樣對于那些制片廠或制片公司,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信用級別,這在發放貸款時都作為重要參考指標。同時發放貸款的銀行還需要制片機構將制片資金與完成資金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都存入該銀行。
對于制片投資所面臨的風險,國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通過分散投資來加以規避。如,采用制片廠聯盟的形式,即幾家大制片廠聯合對影片進行投資。對私人投資者則采取特種經紀人制度。這些特種經紀人一般是稅務律師或投資顧問,他們的客戶是一些擁有高風險資本并希望投資于電影的人。特種經紀人的做法往往是把一些客戶的電影投資資本合并起來,然后分別投資于幾部不同的影片,通過對投資的交叉擔保,使風險降到最低。
建立國家電影扶持基金的
市場化運作機制
以法國的電影扶持基金使用為例,其基金主要是由中央或地方電視臺電視廣告純收入、城市電影院票房收入及從進口影片收入中所提取的部分資金組成。在基金使用上,法國將高度的政策性和高度的市場化相結合用于基金的管理。對于資助金的使用,每項資助都采取貸款的方式,如果影片在市場上有良好的回報,所產生的收入將由基金設立??钯~戶,根據基金制定的標準再次分配和劃撥給該導演和制片人,從而保證他們在電影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完成自我造血功能,也使全國電影市場得以良性發展。這樣就會使所有基金的申請人和使用者充分認識到影片的利潤并不是來自于資助基金與制作成本的差價,而是來源于市場和票房。目前法國扶持電影工業的機構,如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影視專項投資公司、電影與文化工業融資局等作為國家電影扶持資金的運營管理機構,分別負責稅收基金的再分配、風險投資管理和以提供貸款信用保證方式為影視制作提供貸款融資。這種政策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做法,將股本、借貸、政府補貼3種融資混合并用的方式,已成為電影業融資模式的成功范例。
通過稅收手段來促進本國
電影產業發展
法國電影工業自1948年起享受電影工業財政資助賬戶。該項資金并不直接從國家預算中支出,而主要以稅收的方式從影院、電視、錄像等行業征收,以此項收入來支持電影產業的發展。
1996年8月,俄羅斯通過《國家電影法》,將國家支持電影的措施、國家對電影的投資、國家對電影活動實行的調節關稅的政策等以法律形式加以確立。國家對影片生產和發行上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俄羅斯民族電影的生產,提高了獨立公司在影院上映本國電影的積極性。
澳大利亞為投資方提供了一項優惠政策,即投資一部電影將100%免除其稅收。要獲得減免稅收資格須具備以下條件:1、在法案規定允許下獲準成為其中一個電影生產類別;2、完全或基本澳洲化,或是一個官方合資影片,且包含大量“主要是澳大利亞的內容”。2001年澳大利亞政府為外國電影制片商制定了可退還性稅收抵消政策。這意味著在實際拍攝階段會減免12.5%的稅收,而后在后期制作階段就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
美國近年來由于經濟增長的不景氣,越來越多的州認識到,電影產業除了可以對外出口以外還可以換回大量的旅游、餐飲收入。到目前,全美50個州已有43個州出臺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過去的5個財年里,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為影視公司提供了近3億美元的州稅收優惠;紐約州目前稅收優惠總額已由2004年的2500萬美元/財年提高至4.2億美元/財年;新墨西哥州給予影視制作公司25%的退稅,并且能給每個電影項目提供1500萬美元的電影投資貸款。另外,在美國,有些影片的題材也成為政府資助或減免稅收的對象。比如,佛羅里達州規定,凡制作關于促進“家庭和睦”的影片予以額外減免2%的稅收,俄克拉荷馬州規定給以“在外的俄克拉荷馬州人”為話題的影片提供資助。
巴西國家視聽法允許制片公司將3%的所得稅用于當地拍攝的投資,外國制片公司和發行公司最高將70%的代扣所得稅作為巴西拍攝的投資。2012年,經由巴西視聽基金部門執行的影視制作外來投資額高達3200萬美元,這意味著巴西政府會有15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的資金流入視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中。
?。ㄗ髡呦祰倚侣劤霭鎻V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