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熱愛戲劇一樣熱愛人生
像熱愛戲劇一樣熱愛人生
——張光北上課小記
將于9月8日上演的原創話劇《心在這里相遇》,以豐臺第一小學教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為原型,將目光聚焦到小學生群體的教育方式上,探討當代教育問題。這部劇目前已啟動排練,由豐臺第一小學的幾十名學生和專業演員參與演出。在排練期間,特意邀請到了張光北來為孩子們上課指導。課堂上,不少學生們的手里還都拿著劇本。
雖然窗外剛下過雨很涼爽,但教室內還是有點悶熱。這并未影響孩子們的熱情。7月11日下午,豐臺第一小學四樓的一個活動室里,幾十個孩子穿著清一色的校服、戴著紅領巾,圍坐在著名演員張光北面前,聽他講課。張光北顯然很明白和小學生互動的重要性,一開場便開始跟同學們一問一答。“你們是幾年級的?”“四年級!”“豐臺一小建校多少周年了?”“50年!”
話題很快轉向話劇。“你們誰看過話劇?”有兩個孩子舉起了手。其中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在電視上看過話劇《茶館》的錄像。”一個小學生居然看過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得到了張光北的稱贊。
“不管你們以后當不當表演藝術家,從小建立戲劇觀念,通過戲劇這種藝術形式,來表現發生在身邊的讓人感動的事,這對你們一生都是有好處的。對不對?”“對!”張光北隨后問:“誰會詩朗誦?”一個個子高高的小男生拿著劇本上臺了,背誦了一首孟浩然的《春曉》。“朗誦得不怎么樣,一點情感都沒有。”張光北一針見血地指出:“詩人寫這首詩時是不是有感而發?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要想象詩人創作時的情境,帶感情地朗誦。再來一遍試試?”小男生再次上臺,這一次,朗誦得抑揚頓挫了。“有點意思了。”張光北說,“如果你們在舞臺上演戲,演的是一個詩人,就要把詩人的情感表達出來。演戲,最重要的是在舞臺上演鮮活的、栩栩如生的人,就跟你們生活中看到的人一樣。”
在熒屏上塑造了多個鐵血硬漢角色的張光北,此時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老師,就像演戲一樣,很快進入情境。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他,本就是學話劇出身。他表示,因為孩子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所以一定要引導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表演方法。“剛才我講規定情境,就是想告訴他們,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樣的人物應該說什么樣的話,怎么樣表達自己的情感。”他覺得在小學里進行這樣的戲劇活動,這事兒挺好的。“小學教育不僅僅是教數學、語文、畫畫,戲劇教育也是特別重要的。”他說,“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表演把生活中的事情呈現出來,讓他們的天性得到釋放,從小建立對戲劇的興趣,不管以后是否從事戲劇行業,都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影響。他們會像熱愛戲劇一樣熱愛人生。”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