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節目打悲情牌能否“賺分”
時間:2013年07月18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
喬 宇繪
最近,形形色色的選秀節目再次轟炸熒屏。觀眾發現,不少選手在節目中總愛打“悲情牌”。比如有的家境貧寒,有的年幼失去父母,但很快被網友發現,有些選手提供的信息造假或夸大,有賺眼淚、博同情之嫌。你被他們的故事感動過嗎?到底有多少“真善美”值得相信?
@雅杰露水:其實選秀節目就是快餐文化的總集,大眾也抱著娛樂的心態,電視上你在那兒煽情,電視下我在那兒掉淚,過后誰不記得誰,更談不上誰也不曾忘記誰。要真正成為大家記憶中的星,煽情無濟于事,還要靠實力,這么多年腦海中劃過的選秀星之多且濫,然而讓我刻骨銘心的依舊是Beyond,羅大佑!
@若你長思:最討厭這樣了,不是說缺乏同情,唱歌就請有點專業精神嘛!誰一路過來沒有個磕磕絆絆,不分場合拿出來博人眼淚,明擺著有利用嫌疑,你選擇什么樣的平臺,就該表現出什么樣的素質要求,這才是強者,這才是專業,這才真正值得敬佩。如果有觀眾變得缺乏同情心,也是被這幫人消耗利用光了。
@澮河岸邊人家:選手背后的故事是選手奮斗精神的一部分,適當披露無可厚非,但這只能是一棵大樹的幾片葉子,節目如果把這幾片葉子當成大樹的全部,就會失去初衷、本原,成了不倫不類的易碎品。
@密檢陳兵:選秀節目打悲情牌某種程度上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是為了博人眼球提高收視率,但過多乃至泛濫之后,顯然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賈蔚雯:不管是真是假,節目帶給我的喜怒哀樂至少可以讓我投入進去,哭或者笑,只要讓我覺得真心有體會,還是能夠賺分的。
@萍蹤小亭:不管是被感動還是被質疑,也算是從選手中“脫穎而出”,贏得了一定的關注度。有的人喜歡埋藏苦難,有的人喜歡博取眼淚。只要不是虛構的,就無可厚非。
(編輯:單軒)
· | 金星——做不后悔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