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 正能量——炎陵縣下村鄉學校創造道德教育新途徑
下村鄉學校下一部反映保護生態的微電影《同一片藍天下》即將開拍。圖為老師正在對小演員進行表演培訓。(光明網記者唐天攝影)
一個女學生雙手托著紙疊的鳥兒,對拿著拐杖的男同學說:“老人家,請不要傷害鳥類,它們是我們的朋友。”7月9日下午,湖南省炎陵縣下村鄉學校,微電影《同一片藍天下》演員培訓現場,由學生扮演的小演員正即興表演鳥類保護者勸導老人保護鳥類。時尚的微電影,正成為這座偏遠貧困山區的鄉村學校開展道德素質教育的新法寶。
炎陵縣下村鄉學校是全縣最偏遠的九年一貫制山區學校。全校625名學生,留守兒童占64%。校長劉顯文說:“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去城市務工,原本熱鬧的下村,現在只剩下蟲子叫了。”為提高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搞好山區學生的道德教育,下村鄉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1年,該校在株洲市農村學校率先建立親情專線,開設“留守兒童親情視頻聊天心育室”,方便孩子定期和父母在網上視頻聊天,溝通感情。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學會一門樂器,給每個學生發了樂器塤,口風琴,安排專門的老師教。學校還把老師們關于留守兒童研究的論文匯集成冊,提高全校老師的意識和水平。在一次工作會議上,劉顯文接觸到了微電影這個概念,又琢磨起用微電影的方式開展學校道德教育,傳遞正能量。
去年,學校自編自導自演自拍第一部微電影《媽媽背上的陽光少年》。影片取材下村鄉學校小學六年級學生黎際勤的真實故事。這個先天性成骨不全的殘疾孩子,雙腳不能走路,上肢關節變形,從8歲起,上學的每一步路、每一道坡,全靠媽媽背來背去。經過一年的準備、拍攝、制作,今年4月,9分50秒的《媽媽背上的陽光少年》殺青。學校像模像樣搞了個首映式,吸引了全校師生、家長、附近群眾觀看。
處女作《媽媽背上的陽光少年》在學校公映后,邱湘濤和劉如榮老師將視頻傳到了優酷、新浪等網站上,幾天時間內,點擊量過萬次。一位網友輾轉找到了邱湘濤,說看后很感動,希望能做一些事情幫助學校的孩子。
四年級一班的黎向群老師說:“學生們都想參加微電影拍攝,都想當演員。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也多了。寫作有了題材,同學們的作文也不再那么干巴巴了。”
劉顯文說:“目前學生對于一味的道德說教模式已經顯得有些麻木,微電影是一種嘗試。我們計劃拍攝更多的校園勵志微電影,利用身邊榜樣的力量,傳播道德正能量。”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