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水韻漢風
運河船陣
趕鴨子
老有所樂
楊屯聽戲
歌風臺留影
微山湖上曬魚干
南瓜豐收
盛夏的陽光里,行車走在城市寬闊的大道,一個個歷史書中的名字出現在路牌上:樊噲路、周勃路、蕭何路……這些漢朝開國名臣名將們,兩千多年以后,仍張揚著一股撲面而來的聲勢,告訴人們這里是他們的故土。
這里是有著“劉邦故里、大漢之源”聲譽的沛縣。沛縣,取意水源豐沛,位于素有“百戰之地”之稱的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公元前256年,漢高祖劉邦誕生于此。宋代文天祥詩曰:“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王侯與將相,不出徐濟間。”歷史上第一個布衣皇帝、開國英雄,令生于斯長于斯的每個人自豪。大街小巷里隨處可見以劉邦的名字命名的店鋪招牌;飯桌上的主人會即興吟誦一首《大風歌》,向客人侃侃而談《史記·高祖本紀》,并認真地解釋史書上“好酒及色”的評價指的是創業者劉邦的慷慨豪放。
沛澤之畔到底演繹了多少傳奇故事,尚不能盡述其詳,但大澤的風云氣象凝聚了龍虎之氣,造就了一方精神。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乘舟進入沛縣千島濕地公園,蘆葦飄蕩,蓮花點點。捕魚、割葦的小舟輕泛湖面,漁家的女兒揚手整理陽光下晾曬的魚片。山水靜氣環繞,仿佛不是置身于那個威武雄勁的沛縣了。沛縣縣委書記馮興振說起這片土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東鄰微山湖、西有大沙河的地理優勢,造就出水文化與漢文化融于一體的地方特色,使沛縣文化更具風韻和魅力。陽氣十足的沛縣人,正在借助水的清靜,涵養棱角分明的個性,把劉邦文化的曠達與水文化的靈動有機結合,走出剛柔并濟的境界。
從大漢氣象翻涌的高祖原廟和歌風臺走出來時,紅色的高墻外,一位帶著蓑笠的老人正在安靜讀報。鳥聲啾啾,樹蔭下遛鳥的大爺善意地給我們打招呼,熱情的笑容不避鏡頭。一半磅礴,一半秀美,沛筑聲里大風歌仍在傳唱。沛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子華信心滿懷地描繪了濱湖城市、產業轉型、綠色之都、文化旅游、好人沛縣“五大品牌”建設的未來,龍城水鄉新沛縣如同朝氣昂揚的青年,承前啟后,邁步前方。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