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偉大時代的豐碑——痛悼著名作曲家劉文金
劉文金 肖像
如果他的生命沒有停止,還會為我們的人民寫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因為他一直沒有停筆,他在生病后還在修改他的笛子協(xié)奏曲。
他認真地捕捉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情感,運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音調,把它化為自己的音樂語言,去表述自己的、也能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真實感受,去向廣大聽眾述說一個音樂家的崇高情懷。
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一方面是他的勤奮與執(zhí)著,400多部作品展示著他旺盛的創(chuàng)作生命力;一方面是他不斷得到不同層次、不同階段老師的幫助與提攜,涵養(yǎng)著他充滿人文關懷的性格。
今年3月末,本來與文金相約一起去他的老家——河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參加年度考核,其實更重要的是可以與老朋友相聚幾天。沒想到我人還沒到鄭州,卻得知文金因病住院,不能前去鄭州,而且懷疑是肺部長東西了!聽到這個消息,令我驚呆了,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是真的。河南活動一結束,我從北京西站下車,直接去了文金家,看到的情況還讓人稍覺心安,醫(yī)生說是肺炎,已點滴消炎3天了??次慕饸馍票却饲耙娨眯?。心中只有暗暗祈禱,但愿他只是肺炎,早日康復。
雖然有了相當?shù)乃枷霚蕚洌弥慕鸱伟┺D移的消息,還是不能接受。特別是6月27日晚劉冰發(fā)短信告訴“我爸爸終于沒有戰(zhàn)勝病魔,剛才離開了人世”,讓我如被雷擊,不禁潸然淚下。
一位誠心待人的敦厚長者
說來我和文金兄已結識40年了。
我是在1984年第三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頒獎活動中,第一次認識文金兄。那一年,文金的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和我的合奏曲《絲路駝鈴》同獲一等獎,讓他認識了黑龍江的一個同為作曲行當?shù)男⌒值?。在我心里,《豫北敘事曲》和《三門峽暢想曲》的作者,早已是頂禮膜拜的大師了,我們只是相見恨晚。作為年長10歲的兄長,文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并告訴我,找機會約我一起做事(作曲)。
那些年,文金在中央民族樂團做團長、在中國歌劇舞劇院做院長。既保持著作曲家旺盛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生命力,又展示出超強的領導與管理能力。同時,還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副會長,參與了許多全國民樂界的大事。因為我在黑龍江做著和文金十分相似的工作,領導著省歌舞劇院,所以,我每次到北京,文金總是會跟我講一些院團的事,告訴我解決問題的路子,讓我學了不少管理方面的實用辦法。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天,文金往哈爾濱打電話,讓我速到北京,推薦我見一位臺灣文化公司老板。原來文金力薦我參加他、王世光和一位臺灣作曲家共同完成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紫金寶衣》。見面的時候,作為從邊遠省份來的作曲家,我既看出臺灣老板對我的一絲擔心,也聽出了文金兄為我說了多少讓對方放心的“好話”。壓著沉甸甸的擔子,我沒讓文金失望。錄音時,得到全體人員的一致叫好,因為我寫的這部分音樂超時,老板不舍得刪,破例一部作品出了兩張光盤。由于文金兄的傾力舉薦,我和臺灣普音公司保持了18年的合作,寫了9張光盤的作品。
2007年,文金又約我和幾位作曲家為天津歌舞劇院寫作一臺大型民族音樂會《連年有余》。他事先與院方策劃出方案,定好曲目,然后讓大家自己選,剩下的由他寫。按常規(guī),策劃者要自己先選好愿意寫的曲目再拿出來分派給大家,而文金無私又坦蕩的做法,實在讓大家非常感動。一位誠心待人的敦厚長者形象,在我心里永久地深深駐留。
2012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朋友們策劃排演一臺劉文金、劉錫津“雙劉”音樂會,這成了我和文金兄的永久紀念。兩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座無虛席,演出取得出人意料的圓滿成功。這讓我回憶起文金兄數(shù)十年對我的幫助、關心與提攜,更讓我感到相交如水、情義無價的真諦。
一個勤奮求索的藝術學子
如今,文金離我們遠去,讓我們痛惜,想想他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為什么文金的早逝讓音樂界如此傷痛?我覺得大家都十分清楚地痛感:如果他的生命沒有停止,還會為我們的人民寫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因為他一直沒有停筆,他在生病后還在修改他的笛子協(xié)奏曲。所以,他的離世,是民族音樂界真正意義上的重大損失!
文金為我們留下了厚重的藝術遺產,他的《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和《長城隨想》等經典作品,像燦爛的藝術恒星,將永照星空。
文金還為我們留下了無價的人格遺產。他刻苦求學、艱辛勵志、筆耕不輟,又善待所有與他相處的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深感一個大藝術家的平凡與偉大。
1951年,14歲的文金考入了河南安陽的一所中學,他以一個音樂愛好者的身份進入學校樂隊,在這里他學會了拉二胡、吹笛子、彈月琴,還學會了彈奏風琴。他突出的音樂天賦很快被學校里的音樂老師李景沛發(fā)現(xiàn),便有意識地對他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與指導,為他展現(xiàn)出一條通向音樂藝術殿堂的寬廣道路。由此,在文金的腦海里,萌生了將來要從事音樂工作的念頭。
1954年,文金在河南省會鄭州開始了他的高中生活。他在中學里成了音樂愛好者中的骨干,被大家一致推選為樂隊隊長。1956年文金高中畢業(yè)后,考取了中國著名的高等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他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先后師從林超夏、黃曉飛學習作曲,師從吳式鍇、段平泰、楊儒懷、吳祖強、王澍等學習和聲、復調、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等作品基本理論,師從劉育和學習鋼琴,師從陳振鐸、趙春峰學習二胡、嗩吶、笙等民族樂器的基本演奏技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了。已經是大學三年級學生的文金,一方面努力學習各種專業(yè)基礎課程,一方面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采風活動。這一年他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由鋼琴伴奏的二胡獨奏曲《豫北敘事曲》,翌年,他又創(chuàng)作了《三門峽隨想曲》。他具有雄厚的生活與民間音樂基礎,將自己真實的思想情感寄托在了熱情洋溢的音符之中。這兩首二胡獨奏曲一問世,便在民族音樂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快被列入高等音樂院校的二胡教材。
他在創(chuàng)作這兩首樂曲時,沒有采用常見的民歌音調加變奏等流行的手法,而是認真地捕捉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情感,運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音調,把它化為自己的音樂語言,去表述自己的、也能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真實感受,去向廣大聽眾述說一個音樂家的崇高情懷?!对ケ睌⑹虑泛汀度T峽暢想曲》,打破了多年以來二胡創(chuàng)作的沉悶,從創(chuàng)作構思、音樂思維、音樂語言以及當代作曲技法與傳統(tǒng)音樂遺產的結合等方面,為二胡音樂的創(chuàng)作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力求人文至上,力圖雅俗共賞”
1978年,文金跟隨中國藝術團訪美,那是他第一次出國。在參觀聯(lián)合國大廈的時候,一幅巨大的長城壁毯突然映入他的眼簾,他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祖國的召喚,一種難以抑制的情感激蕩著他的心胸,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欲望也驟然涌起。他想到以長城為主題的器樂作品還幾乎沒有,就有心創(chuàng)作一部恢宏的作品向世界展現(xiàn)長城的風采。在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的倡議下,他決定用二胡協(xié)奏曲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貒螅慕鸩恢挂淮稳ラL城感受,竭力尋找那種能感染更多聽眾,能代表更普遍中國人的崇高情懷。
《長城隨想》作為二胡與大型樂隊的協(xié)奏曲題材的作品,自然跟《豫北敘事曲》和《三門峽暢想曲》不同。它要結構規(guī)模宏大,音樂氣勢恢宏。它在音樂語言上要盡可能地容納更多的民族音樂元素,將這些音樂元素有效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大中國風韻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表現(xiàn)長城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文金廣泛聆聽中國古典音樂,對各地的戲曲音樂也從頭學過,力求尋找既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又能表現(xiàn)中國的宏偉氣派的音樂語言。
在樂曲結構上,文金面臨的困難是,二胡協(xié)奏曲并不擅長描繪雄偉壯觀的場面,它更擅長的是抒情。出于這種考慮,文金將樂曲的結構分為四章。第一章為《關山行》,這段樂曲好像一位詩人漫步長城之上,感受到中國歷史的悠久輝煌,也感受著如今長城內外的氣象萬千;第二章《烽火操》描繪了古往今來無數(shù)將士在烽火臺下為保家衛(wèi)國而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更在于表現(xiàn)其中所洋溢著的壯烈民族精神;第三章《忠魂祭》仿佛是對千百年來無數(shù)為保衛(wèi)疆土而犧牲的戰(zhàn)士祭祀哀悼;第四章《遙望篇》則是對民族未來的展望,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堅忍不拔,對未來充滿無比的信念和信心。這樣一種結構就貫穿了對民族滄桑、磨難、抗爭和期望的深厚情感,將二胡協(xié)奏曲本不擅長的題材轉而變?yōu)樗奶亻L,也把大敘事創(chuàng)作的理念引入二胡創(chuàng)作,拓展了二胡的表現(xiàn)功能。1984年,這首《長城隨想》榮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評獎”一等獎。同時,這部作品也獲得了剛剛頒發(fā)的第二屆“華樂論壇”經典民族管弦樂(協(xié)奏曲)作品評獎特別榮譽獎。
文金成功了。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一方面是他的勤奮與執(zhí)著,400多部作品展示著他旺盛的創(chuàng)作生命力;一方面是他不斷得到不同層次、不同階段老師的幫助與提攜,涵養(yǎng)著他充滿人文關懷的性格。
成功后的他,正是以這種心懷感激之情的誠意,不斷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藝術的人。這是文金的人格魅力。
在中國歌劇舞劇院,有一批渴望藝術、渴望成功的青年演奏家。作為大師級的作曲家,輕易是不會動手的,重金聘請都未必請得動。可文金是一不問報酬,二不講條件,無私地為他們量身寫作,無償?shù)靥峁椭?,并竭力推薦他們參加海內外各種重要演出活動,為青年演奏家的成功做鋪路石,樂此不疲,令人感動。
文金說:“幾十年來,我只是堅持著某種簡單的觀點和立足點:力求人文至上,力圖雅俗共賞。”人文至上、雅俗共賞就是文金50年多來一以貫之的精神理想。
論作品,文金為我們留下厚重的音樂經典。
論人品,文金為我們樹立了做人的楷模。
時代不同了,已經很少聽到“偉大”這個詞匯。但是,我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文金既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有成就的好人,也是我們身邊的偉大藝術家。
作為音樂家的劉文金,就是一座時代的豐碑。
(編輯:高晴)